芜湖沿江风光。本报通讯员 张军 摄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安徽的重大机遇,有利于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有利于加快与沪苏浙全方位等高对接、缩小发展差距,有利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安徽形成了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等综合比较优势,并构建了合肥都市圈、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北地区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一圈四区”的区域发展格局。其中,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安徽省也是长三角地区活力强劲的科创走廊,要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牵引,大力提升国家科学中心、滨湖科学城等建设水平,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中发挥支撑作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联接长三角地区和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的重要战略通道,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深化与长江中下游分工合作,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群。
作为皖江开发开放的龙头,芜湖已培育形成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通用航空、微电子、新型显示、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大数据及产业互联网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在产业发展上特色鲜明,拥有“比较优势”,成为安徽省制造业强市,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能造车、造船、造飞机、造轨道交通的城市,载人航天、国产大飞机、战斗机、特种车辆、各型军舰都有“芜湖制造”的参与。
对芜湖而言,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芜湖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充分发挥“角中有廊”“廊中有带”“带中有港”的叠加效应,扬己所长,找准定位,精心谋划,主动作为,着力下好创新先手棋,增强发展新动能。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加快融入,在基础设施、协同创新、新兴产业、生态建设、公共服务、开放合作、城乡社区治理等方面与苏浙沪对标、对接,积极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合作,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提升城市能级,在长三角共筑强劲活跃增长极中发挥应有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有着“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美誉的芜湖,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中,正抢抓战略机遇,努力在融入这一国家战略上走在前列,展现新作为,既做长三角一体化的受益者,更做长三角一体化的贡献者,奋力当好安徽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
新闻推荐
这是新时代深邃的战略擘画。上海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实现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