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省高院向社会公开发布了安徽省2018年度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状况及典型案例,以不断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进一步提升环境司法的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环境权益。
据了解,2018年全省法院牢固树立现代环境司法理念,以促进绿色发展为己任,以推进机制创新为动力,不断强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全力保障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全年共受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9431件,同比增长3.8%;审结18009件,结案率92.68%。同时,环境资源审判领域不断扩大,诉讼类型更加多元,全省法院环境司法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审判职能作用日益彰显,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破坏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充分发挥民事审判职能,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监督支持环境资源执法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纠正、确认行政违法(不作为)行为,保障环境监管部门依法履职;强化环境公益诉讼,不断拓展公众参与途径。
同时,全省法院服务大局意识不断提升,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围绕省委省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重心,以新的指导方针、理念引领环境资源审判。出台《关于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职能作用的意见》,推动乡村绿色发展,促进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着力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出台《关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的司法确认规程》,明确生态损害赔偿权利人、管辖法院、审限、审查组织和方式、专家辅助意见、审查重点、异议处理以及强制执行等内容,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全面落实。
据介绍,全省法院未来将全面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进一步推进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将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坚持损害担责、全面赔偿原则,生态环境修复为中心的损害救济原则,有效预防污染原则以及利益衡量原则,努力改变目前环境领域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局面,最大限度地修复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损害后果的发生。将进一步强化环境资源审判机制改革,本着确有需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的原则设置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明确环境资源审判的受案范围,合理确定环境资源审判机构职责范围;积极推行集中管辖制度,科学探索重大案件的管辖制度,逐步改变目前以行政区划分割生态系统或者生态功能区的管辖模式。将进一步推动环境资源审判协调沟通机制建设,积极推动建立与公安、检察、环境资源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的执法协调机制,推动诉讼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仲裁等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推动相关行政机关建立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和模式。钱勇高民一
新闻推荐
新华社合肥电(记者陈诺)记者从安徽省公安厅居民身份证制作中心了解到,这个省正式推行智能预约、智能收缴、人像智能采集、全...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