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集的发展,给参加论坛研讨的与会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专家学者们围绕岗集的全新发展和战略定位的提升,给出了诸多“锦囊妙计”。中国铁建地产、祥源地产、玉成置业、梁拓置业、新城控股等与会企业的代表,也分别就岗集城市建设和生活配套等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建议加速基础资源的配置,提升集镇生活品质。
孔令刚曾参与安徽省、合肥市的多轮发展规划,“岗集的发展有自己的明确特色”,他说,在今年5月全省特色产业基地的评审中,岗集的汽车零配件基地是第一个进行的,说明其重要位置。岗集经过10年的发展,基本已融入合肥城区,又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下一步需要考虑的是在合肥都市圈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合肥与淮南间如何承接、对接。同时岗集要抓牢江淮分水岭的资源优势,申报地理标志,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集镇。
宋宏认为,作为工业集镇的岗集,未来发展要解决“素质”和“结构”问题。岗集已经是合肥市主城区拓展发展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在合肥主城区发展外延的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岗集应抓住合肥扩展空间的历史机遇,对接主城区需要疏散功能和优质的资源,比如科创元素,比如康养、休闲、度假业态等。同时,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科学岛离岗集不远,国家大科学中心的发展,可为岗集提供工业科技化、智能化的强大动力。另外,岗集还要注重高端人才的集聚。
朱德开认为,岗集未来可以考虑三产的大力发展。从工业方面看,汽车零部件的配套生产需要引入高端技术、智能制造。换个角度,工业文化、机械车间,完全可以和文旅行业融合。从人口角度分析,岗集10万人口中,2万是外来人口,如何让这些居民享受同等待遇,是提升岗集区域吸引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服务业的配套至关重要。他建议,岗集还可在垃圾分类方面做文章,打造全省第一个垃圾分类全覆盖的镇,用优美环境为岗集打出名片。
在张广辉看来,岗集有很多特色但仍待深度挖掘开发。他举了一个例子,位于岗集镇的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以往游客很少,但近年来抓住了研学游的特色路子,已经成为省内甚至周边省份研学游的热门目的地。这,就是岗集的文旅资源禀赋。去年,文化部和旅游委合并后,全国文旅发展提速,各地都在规划建设文旅小镇、休闲旅居地标等,岗集拥有江淮分水岭等优质生态资源,建议系统性地规划发展文旅产业。
李慧秋认为,要快速发展就要看到弱势。岗集以汽车零部件配套生产为特色,需要对标全国尤其是长三角区域的汽配小镇,看看差距在哪里。岗集可以考虑汽配+新能源、无人驾驶,为这些汽车行业中的战新产业配套,以往传统的汽配生产可以适当调整比例,增加这一特色产业的先进性。而作为集镇,农业仍然是岗集的主要产业,需要审视特色是否不足。岗集的高质量发展要注重提质增效、创新动力、绿色低碳、协调共享。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文刘职伟/摄
新闻推荐
星报讯当上海自从今年7月1日开始已经进行垃圾分类后,合肥、铜陵在2020年底前也将成为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干垃圾、湿垃圾怎...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