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徽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今日安徽 > 正文

胡承霖 守望麦田的“丰收使者”

来源:宣城日报 2019-08-02 08:11   https://www.yybnet.net/

从事小麦生产研究数十年,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胡承霖跑遍了皖北小麦主产区30多个县和上百个乡镇。他发起的小麦高产攻关行动,推动全省小麦总产提高118亿斤,累计增产600.74亿斤,创造了粮食高产的“安徽模式”。他推广的扩大行距、降低播量关键技术,为农民节约成本数亿元。

2005年4月,针对安徽小麦单产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现状,胡承霖给省政府“上书”,提出通过实施增产计划,实现全省粮食5年增产50亿斤的目标,并随信附上攻关方案。这一建议引起省领导高度重视,随后,省政府成立小麦高产攻关专家组,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胡承霖任副组长,一场农业生产大会战拉开序幕。

经过一年的努力,2006年,安徽省小麦总产达193.4亿斤,比2005年增产31.8亿斤,增幅达19.7%,单产首次突破600斤,单产、总产双双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带动农民人均增收74元。2007年,在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全省小麦平均亩产达到640斤,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在胡承霖等技术专家的精心指导下,经过8年努力,安徽省小麦单产提高了97.4公斤,总产提高118亿斤,单产和总产增幅全国领先,小麦总产增量占全省三大粮食增量的80%以上。胡承霖先后获得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安徽改革开放40年风云人物等荣誉。

作为小麦高产攻关行动的设计师,胡承霖全程参与小麦高产攻关行动。每到小麦生产关键期,他都会守在田间地头,顶风冒雨查看苗情,脚踏热浪指导生产,满腿泥巴传授科技,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泥腿子教授”。

在高产攻关行动中,胡承霖推广的第一项关键技术,就是改变农民“大播量”的播种习惯,扩大行距、降低播量。他主动联系学校其他学院,联合研制了集灭杈、旋根、施肥、播种、镇压等五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农业机械。仅此一项技术,就使全省小麦亩播种量平均下降约10斤。

目前,全省第二轮小麦高产攻关计划正在深入实施,90岁高龄的胡承霖依旧奔波在江淮大地,为了小麦高产、农民增收继续奋斗。

(转自7月25日《安徽日报》)

新闻推荐

省博“养心殿保卫战”等你来

本报讯(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刘媛媛)省博新馆暑期“文化夜市”每周五的延时开放第二场即将开启。记者从安徽博物院了解到,市民...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胡承霖 守望麦田的“丰收使者”)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