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坛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剑 文/摄) 资金支持,技术指导,打洞挖掘……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摸金校尉”们总是顶风作案,妄图依靠盗墓来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近日,淮南市大通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20多人团伙的盗墓案件。他们分工明确,盗取了安徽省大量珍贵文物。
2015年,徐某辉出资赞助,并伙同索某、赵某阳、孙某等人携带炸药、探针、洛阳铲等盗墓工具,对淮南市三和镇的武王墩古墓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持续盗掘,后因被他人发现且资金不足,该伙人被迫停止盗掘。2015年底,该团伙再次对武王墩古墓展开盗掘,此次共盗得青铜编钟、青铜老虎、木质老虎、木质仙鹤、鎏金青铜把手等珍贵文物。在此次盗墓得手后一个月左右,又对武王墩墓进行盗掘,盗出青铜编钟、编磬、木质鸽子、鎏金青铜把手等文物。
除武王墩古墓外,该团伙还把罪恶之手伸向廉颇墓及当地其他古墓葬,虽未盗得珍贵文物,但却给廉颇墓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造成严重破坏。
经省文物鉴定站鉴定,4件木器文物为战国时期文物,为国家一级文物。据了解,该案追回被盗掘的珍贵文物75件。
目前,该案21名被告人因涉嫌盗掘古墓葬罪、倒卖文物罪、盗窃罪,被大通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当中。
新闻推荐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于近日签收了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跨域立案系统传送来的立案受理纸质材料。此前,上海法院...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