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记者从合肥市“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合肥积极打造“四最”营商环境服务平台,全市政务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企业和居民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发。
“一网通办”异地收发营业执照数量试点城市最多
市民刘先生要在浙江开办一家新公司,由于新公司还在筹备阶段,他准备亲自去浙江办理营业执照。经朋友介绍,刘先生得知合肥已经开设了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窗口。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来到相关的政府服务窗口,咨询相关事宜。出乎意料的是,通过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刘先生很快就拿到了新公司的营业执照。
去年起,合肥积极推进G60科创走廊长三角九城市跨城办事“一网通办”,在市服务大厅及各县(市)区、开发区设立“一网通办”综合窗口,提供区域性一体化受理、收件、查询、发证等服务,为企业或个人提供咨询、协调联系、物流对接、代验材料、代发证照等异地事项办理服务。今年5月,该项试点扩展到长三角25个城市,增加了21个个人事项。截至目前,全市已办理异地营业执照363份。
近年来,合肥聚焦优化服务,积极打造便捷办事环境。“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取得重要突破,依托“安徽政务服务网”,完成省市县乡村五级网络全覆盖。实施清单标准化建设和流程优化同步进行,全市三级以上办理深度事项占比99.96%,全程网办事项占比89.8%。推进“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市直部门1524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服务大厅办理,占全部事项的89.24%。G60科创走廊和长三角“一网通办”试点顺利实施,异地收发营业执照数量居试点城市之首。
同时,聚焦简政放权,打造高效政务环境。持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按照“四个一律、两个全程”的要求,及时做好国务院取消调整行政审批等事项的衔接落实。持续深化“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80%以上实现全程网办。全面开展“减证便民”,做到减证与减材料有机统一,实现“清单之外无证明”,减证幅度58%,申报材料比原来减少50%。开展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及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企业开办3日、不动产登记5日、工程建设项目120个工作日办结。
帮助企业减负优化发展环境
合肥历来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早在2006年就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出台了《合肥市优化投资环境条例》, 2013年又作了进一步修订,对优化营商环境做出详细立法规定。
全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紧紧围绕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工作目标,出台《关于合肥市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创最优营商环境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高位谋划、顶层设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办事不跑腿”城市、2018营商环境省会十佳城市、首届中国营商环境评选进步奖第1名、全国7个网上政务服务能力“非常高”的城市之一。
为了帮助企业减负,政府以高效的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近年来,合肥大力建设普惠金融体系,积极推广续贷过桥、税融通、政保贷等一系列创新财政金融产品,提升民营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可得性,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进一步精简水电气接入的办理流程和外线施工审批程序,进一步简化环节、精简材料、压缩时限,拓宽服务渠道,水电气办理时间、成本持续降低。全力推进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进一步精简涉税资料,不断优化流程,缩短纳税时间,仅今年上半年,合肥就实现减免税74.14亿元,社保降费比例达18.9%。
为全国公共资源改革提供“阳光”模板
时光回溯到2006年,合肥市以谋全局视野开始实施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以整合政府采购、建设工程、产权交易等交易平台为破冰之举,成立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行统一平台、统一进场;开创地方立法授权执法先河,实行统一规则、统一监管;打破行政地域壁垒,实行省市共建、互联互通,并迅速形成示范效应。改革十余年来,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累计成交金额17656.68亿元,累计节约、增值资金6719.2亿元。
自2013年制定出台全国首部公共资源交易地方性法规《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以来,合肥不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向纵深发展,着力营造公平公正、阳光高效的营商环境。
通过深入实施“标准化+公共资源交易”战略,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率先构建全新的“淘宝”式的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徽采商城,推进省市县一体化,实现平台互联互通,运用大数据对各类交易活动进行动态监督和预警。如今,合肥已成为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平台建设和改革最为彻底的城市,为全国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和参照的模板。
合肥聚焦放管结合,一直在倾力打造公平市场环境。比如,全面提升事中事后监管科学化、公正化水平,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全市231家执法部门全部完成“一单两库”建设,并实现动态管理;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切实贯彻落实“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提高执法效能,减少对企业的干扰。着力构建诚信体系建设,依托“信用合肥”,建立信用分类监管制度,根据不同信用分类等级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监管措施;推动企业失信联合奖惩制度在关键领域全面落地;推进诚信政府建设,合肥市政府透明度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治蓝皮书(2018)》中排名第1位。
按照最新计划,今年下半年,合肥还将全面开展“营商环境再提升”专项行动,聚焦企业和群众需求,紧紧围绕15个关键领域,成立15个专项工作组,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重点是对标国内先进水平,围绕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指标领域,采取更加有效的改革举措,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减跑动、减成本,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吴奇
新闻推荐
星报讯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强调全面推行行政规...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