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冉韬 通讯员杨静 摄影报道
只念过四年的书,但他却从一个农民卫生员成长为一名高级职称的知识分子。先后在省级、国家级和国际级医学刊物发表论文16篇,协助他人发表论文9篇,还利用业余时间编写16万字的《健康的人生》一书。他就是被称为“农民的白衣天使”的魏良忠。他与新中国同龄,他和新中国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是新中国一步步发展的见证者,也是新中国富强繁荣的建设者,是新中国翻天覆地变化的经历者。近日,记者与他零距离接触了解到,魏良忠老人在寿县三觉镇中心卫生院退休后,仍坚守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造福一方百姓。多年来,他永守初心,心无旁骛,志愿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默默奉献自己的光与热。
在党的阳光下成长
9月4日,记者来到寿县三觉镇魏良忠老人家里,只见魏老正在整理自己的证书。说起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候,魏老顿时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他说,70年沧海桑田,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中华大地真是旧貌换新颜。据魏老介绍,1949年5月,他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祖辈都是耕田种地,没有人念过书,新中国成立后,他念了四年书,1964年,当上一名农民卫生员,1970年,成为赤脚医生。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他也从一名卫生员成为有专业知识的主任医师。直到2009年退休返聘在医院工作至今。
甘为奉献回报党恩情
为了感谢党和人民的培养,魏老一直坚持不懈的学习文化理论和医疗技术知识,把关心下一代成长作为自己生活的重要内容,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余热,积极投身公益活动,不遗余力地关心和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2007年、2009年,他将省政府两次发给他的8000元奖金捐给陶店乡许墙小学。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他当即拿出2200元支援灾区。
2010年,他向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幼儿捐献2000元。2017年,他先后从养老金中拿出4300元,帮扶结对女童张艳丽、钱书琴读小学,资助残疾学生权美良、张新燕读完初中。2018年,身患癌症的刘春红无钱拿药,魏良忠得知捐款2000元,为其拿药治病,并帮对方联系上级医院进行治疗,定期为其上门义务巡诊,让其逐渐走出了困境。
2019年,魏老收集一些农家用过的石器,像石磨、石撵、石条等,在自家宅基地上建了一个农家石头公园,其目的就是让年长的人回忆过去生活的辛苦,体会现在的幸福;让年轻人看看,了解过去的落后,增加见识、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崇尚科学。魏老的事迹不胜枚举,为此,2007年,他获得安徽省劳动模范;2009年,获得安徽省道德模范提名奖;2000年,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16年被省关工委授予省“十佳五老志愿者标兵”殊荣。
在交谈中,魏老告诉记者,共和国70年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对国家而言,从最初的物资极度贫乏到如今的经济飞速发展。对个人而言,自己从一个放牛娃,成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而自己的孩子不仅都上了大学,女儿还被评为中国青年楹联家、江苏省十佳女诗人等称号。儿子在巴基斯坦留学,先后主编出版了《军用识图用图指南》《基础信息系统参谋技能》《参谋业务知识技能》等军事战略战术书籍。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这一切都是在新中国,才有的机会。魏老自豪地说:“我很庆幸自己生在这个好时代。”
图:魏老正为患者看病
新闻推荐
8月31日,安徽中腾集团公司董事长李玉中深入汤泉乡开展助学扶贫活动,先后为赵河村、侯六村、黄岗村等今年高考跨入大学...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