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徽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今日安徽 > 正文

中秋佳节习俗多

来源:甘肃工人报 2019-09-09 11:07   https://www.yybnet.net/

卜庆萍

天清如水,月明如镜,中秋夜之美观之神怡。中秋佳节,人们除了在美景中赏月,从古至今,各地还有不少习俗。

燃灯。在近代,广东一带中秋节有燃灯之俗。各家于中秋节前几天,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糊各色彩纸,上有庆贺中秋等字样。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挂在瓦檐、露台或高树上。或将小灯摆成各种形状,悬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而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竿,挂上灯笼两盏,也自取其乐。中秋之夜,人们在灯火中嘻嘻相欢,安度佳节。这种燃灯之俗近代开始流传,在广东一带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观潮。“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苏轼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习俗,早在汉代枚乘《七发》大赋中就有详尽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宋代和明代皆有中秋观潮记载。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俗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堆宝塔。在安徽婺源地区,每逢中秋节,有“堆宝塔”传统习俗。这是少年儿童一种有趣的游戏。中秋节这天,孩子们用砖和瓦堆成七层宝塔,上小下大,中间全空。塔砌成后,前面挂彩色帐幔,有的还悬挂匾额、对联及其它装饰品。塔前放一张小桌,上供敬月神用的果品和饼饵。到了夜间,孩子们欢天喜地地在塔内外点起灯烛,然后坐在塔前赏月,并作各种游戏,直到夜深才散。

舞火龙。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中秋之夜,这里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鼓乐中欢腾起舞,热闹非凡。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大坑地区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到处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只要在中秋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便流传至今。不管这传说有多少迷信成分,但中国是龙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每年中秋节,舞火龙活动都颇具规模。

托球舞。台湾高山族同胞,每到中秋之夜,都要穿上美丽的民族服饰,聚集在日月潭边,在银色的月光下,男男女女玩起托球舞的游戏。相传古代,大清溪边有对青年夫妇,男的叫大尖哥,女的叫水花姐,常年靠捕鱼度日。一天太阳和月亮突然都不见了,天昏地暗,禾苗枯萎,花果不长,虫鸟哭泣,大尖和水花决定把太阳和月亮找回来。在白发老婆婆指点下,他们用金斧砍死了深潭中吞食太阳的公龙,又用金剪刀杀死了吞食月亮的母龙,还手拿大棕榈树枝,把太阳和月亮托上天空。为了征服恶龙,他们一直守在潭边,变成了大尖和水花两座大山。这个大潭,人们称为日月潭。高山族同胞思念大尖和水花夫妇的献身精神,每逢中秋,都要到日月潭边,模仿他们托起太阳和月亮的彩球,不让彩球落地,以求一年的日月昌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赏桂花。农历八月,古称桂月,此月是赏桂的最佳时期。八月桂花,中秋明月,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诗人也多以此题诗作赋。中秋佳节,人们有吃月饼赏桂花的习俗,及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

中秋节又至,人们除了静心赏月,还在各自的习俗活动中,表达着人间的真善美。

新闻推荐

大自然文学作家班暑期实践出成果

本报讯上周六上午,安徽大学大自然文学协同创新中心首期大自然文学作家班学员暑期实践汇报会在安徽大学龙河校区刘先平大自...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中秋佳节习俗多)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