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所以我愿意为了更好地教导学生而不断完善自我;我喜欢服装这一行业,所以我要尽己所能将作品做到最好。”刚刚获评全省“优秀教师”的朱静说。
今年46岁的朱静,1993年从安徽机电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分配至宿州应用技术学校,一直担任服装专业课教学工作。26年来,她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治学严谨,在教育、教学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朱静在学校主要担任服装结构制图、服装工艺、服装CAD、服装立裁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担任服装专业组副组长。她认为,教学是一项融科学和艺术于一体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从教26年来,她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学习新课程标准;查阅大量服装设计资料,在服装实训车间做示范,坚持一边教学,一边钻研服装结构和工艺,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了服装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独立完成服装设计、成衣制版及工艺制作,特别是对女装版型设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多年以来,朱静在国家级刊物上先后发表了《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模式探讨》等多篇文章,组织参与了市级课题《服装设计专业项目教学法研究》和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服装缝制工艺》,并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用于缝合西服前襟片与挂面的折叠式缝制夹具”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015年,她参加第一届中国服装立体裁剪创意设计大赛,获得“成衣立裁教师技能”赛项国家级银奖;2017年,参加第三届中国服装创意设计与工艺教师技能大赛,喜获“制板与缝制”赛项金奖;2018年在第五届全国十佳服装制版师大赛中,力挫群雄,获得“全国十佳制版师”称号。在2015年年初,朱静作为安徽省纺织服装专家组一员远赴新疆,帮扶皮山职高纺织服装专业建设,为边疆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职教工作,授业是运作的根本。从“门外汉”到“技艺通”,每个教学环节,都需要精雕细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朱静深知厚积才能薄发、深入才能浅出,要“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授人以渔”,寻求成效的最大化。在学习、教育、生活中,朱静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不断熟练教学流程、了解业界动态,从而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创新思路,解决新的难题。在服装课堂中,她积极让学生参与教学,主动发展,形成互动模式;让优等生辅导带动落后生,在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中,以“教师研究性地教,学生研究性地学”为理念,结合服装课的特点和实际,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办法。她的教学课,不乏生动和激情、充满智慧和深刻,广受学生的好评和欢迎。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要站好讲台,不能愧对学生。”朱静就是凭着这份朴实的责任心,多年来扎扎实实搞好常规教学。近十年来,她认真指导学生参加省和国家服装设计与工艺技能大赛,注重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她和学生在服装楼夜以继日训练的艰辛付出,换来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她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国家级、省级服装技能大赛中夺得大奖。
“德为行之帅”。朱静为人真诚,品德高尚。她注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教育学生去做一个充满爱心、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她带出来的学生有的已成为企业家,有的在服装公司担任高级制版师、技术总监等。学生能够学有所成,让朱静感到很欣慰。她说:“追求永无止境,奋斗永无穷期,我要力争做到尽善尽美,为家乡的中职教育事业和服装行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记者赵静
新闻推荐
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居全国第八 2018年度安徽创新发展指数报告发布
晨报讯近日,省统计局根据《安徽创新发展统计监测体系》对2018年全省创新发展指数进行了测算。江淮晨报记者获悉,2018年...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