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将率先在人流密集区布点200台AED;未来逐步在全省推广
本报讯我们常能看到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有市民在地铁站等公共场所突然晕倒而被AED及时救回的报道。这个被称为“救命神器”的法宝,终于要在安徽落地了。近日,由安徽省红十字会主办的“益”路同心——安徽省红十字会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城市布点项目首站在淮北市正式启动。200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将出现在淮北的人流密集区域,守护市民的生命和健康。
据统计,我国每年近55万人因心脏骤停猝死,其中三分之二发生在公众场所,而成功抢救率不足1%。AED是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的英文简称,它便携,易于操作,人们只要稍加培训就能熟练掌握和使用,是非医务人员使用的急救设备。心脏骤停大多是由心室颤动导致,AED会自动放出高能量电流到病人心脏,进行规律的电刺激,自动完成抢救,帮助患者恢复正常。
“若能在4~6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加以AED进行电除颤,患者抢救率可达90%以上。”安徽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备灾救灾和捐献管理中心主任汪洁介绍,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在公共场所设置AED,抢救成功率达到45%以上。而我国目前只有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设置总数不超过3000台的AED,对应的救护人员数量也不足,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为了保护更多人的生命和健康,今年初,安徽省红十字会向社会发起“益路同心——城市AED布点”项目,积极动员社会资源参与。淮北市作为该项目首个试点,将获得200台AED,布点包括交通枢纽、商业中心、体育场馆、旅游景点、学校社区等人流密集场所。“预计在11月AED就能布点到位。”汪洁透露,目前安徽省红十字会正积极探索城市AED设置模式,并以淮北市为试点,逐步向全省推广。
“在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布点AED不仅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更是提升城市防范能力和综合文明指标。”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孙齐云表示,AED布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应该把每一个AED布点作为普及急救知识的培训点、宣传站,形成有效应急救援机制,才能让更多民众成为能救、敢救、敢用和会用AED的红十字救护员,真正让“救命神器”发挥作用。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吴碧琦
新闻推荐
全国顶尖“微创介入”专家将来肥“驻点” 市民看病不需东奔西跑
晨报讯9月9日下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与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携手签署共建战略合作医院协议。届时,两院危重症诊疗会诊...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