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8月,随着2019年安徽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落下帷幕,芜湖市羽毛球小将丁奕天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个少年终于圆了自己的冠军梦,迎来大丰收——不仅和搭档谢睿洋以优异的成绩一举夺得双打冠军,还拿下了团体第二和单打第三的好成绩。
“羽毛球是我最大的爱好和最执着的梦想。”年仅16岁的少年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在这个精彩而励志的冠军故事里,记者感受到的,不仅有天赋,更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子承父志 教练爸爸开启儿子羽毛球生涯
9月初的一个傍晚,记者在羽毛球馆见到了正在训练的丁奕天。生活中的他阳光自信、侃侃而谈,一上场,他沉着敏捷、身手不凡。
“丁奕天和羽毛球的缘分,是随了我。”采访中,丁奕天的爸爸丁胜海打开了话匣,他是一名羽毛球教练,更是儿子羽毛球之路的启蒙者。说到这一点,两人的故事颇有点像2016年热映的励志大片《摔跤吧!爸爸》,同样都是以教练爸爸领进门开始,以孩子夺得冠军而圆满。但丁胜海坦言,他和电影中的爸爸可不一样:影片里教练父亲靠“逼迫”才让女儿喜欢上摔跤这项运动,但他只是稍作引导,儿子就喜欢上了羽毛球。
“大概在他5、6岁时,我带他到我的羽毛球场上来,开始以玩的心态教他‘玩’羽毛球。”丁胜海并不是羽毛球运动员出身,他是凭借着对羽毛球的喜爱,一点点从业余爱好者成为一名专业教练,所以他特别清楚对于任何事情,发自内心的喜欢才是最大的动力,“我就想,如果他喜欢不上羽毛球,我也不勉强他。”
或许是因为对羽毛球的热爱早已在这家人的基因当中,又或者是因为日常的耳濡目染,很快,儿子丁奕天很自然地喜欢上了这项运动。“我记得很清楚,那个时候他还一丁点大,有一天很认真地告诉我,‘爸爸,我也想打羽毛球’。”从此,丁胜海便手把手教儿子入门、训练、打牢基础……
唯爱是真
羽毛球之路一路前行
羽毛球对于这个少年意味着什么?少年的第一反应无关成绩、无关名利,就是单纯的“一种爱好”。
“打羽毛球,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丁奕天说,从一开始,他的想法就很简单,就像爸爸所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后来我经常看羽毛球比赛,看林丹、李宗伟,他们打球真的很帅,我才慢慢明白比赛和冠军究竟是怎样一回事。我就跟爸爸说,我也想和他们一样。”有着喜爱,又有了胜负心,羽毛球的冠军梦在这个少年的心中慢慢生根发芽。
丁奕天对羽毛球到底喜欢到什么程度呢?丁胜海回忆,从丁奕天小时候开始,打羽毛球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空闲时间,别的孩子暑假出去旅游、夏令营的时候,儿子一直在羽毛球场挥汗如雨,乐在其中。“有时候丁奕天不听话、调皮的时候,我们就罚他不许打球。”丁胜海调侃道,这种独特的“惩罚方式”每每都能奏效,只因为儿子太喜欢这项运动了。
坚持和汗水
成就16岁少年的冠军梦
和所有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一样,丁奕天的成长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充满了汗水、泪水以及坚持。
“每一次备战比赛,都是特别苦的时候。”丁奕天回忆道,在上课之余,一天要跑上一个4000米,下课后还要到羽毛球馆训练,经常弄得很晚。“为了提高体能,每天还要坚持跳绳,我曾经都跳哭过。”少年说,现在回想起来觉得特苦特累,“但是我没有想过放弃,从来没有。”
让父子俩印象最深的是2014年省运会,丁奕天第一次登上争夺全省冠军的赛场。但第一天决赛时,他的脚就磨出了一个很大的水泡,一碰就疼,何况是要不停地打球、不停地动。这是很多成年人都无法忍受的疼痛,但是丁奕天却咬牙坚持了下来,并取得了单打银牌的好成绩。但那一次比赛银牌的结果却让丁奕天十分地不甘,此后他曾经历了伤病、休停、低谷,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夺金牌的决心,反而更加努力和刻苦。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所有的付出,终有回报。再后来,丁奕天遇到了“黄金搭档”谢睿洋,两人合作默契、共同进步,特别是近一年来,成绩越来越好。“这一次打得特别开心,赢得酣畅淋漓!”回忆起上个月夺冠的情景,丁奕天依然十分激动,他说这是他16年来最自豪的一刻,“那种感觉,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这个夏末秋初,除了圆了冠军梦,丁奕天还以756分、羽毛球体育特长生的成绩进入芜湖一中,正式成为一名高中生。对于未来,少年意气风发、冲劲十足,“我想放眼全国,打更多的比赛,在全国中学生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记者 唐乐燕/文梅韬/摄
新闻推荐
一家之言让盲人圆“教师梦”,“寓教于行”,对更多盲人学生也是鼓励。正值教师节的当口,安徽盲人大学生王香君的...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