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
成就是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挥洒汗水拼出来的。身为一名基层干部,李开富带领村“两委"干部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将花园村建设成为“安徽股改第一村",带动村民发家致富。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李开富时刻将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不断反映社情民意,让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
从商人到村干部:实现软弱涣散村蝶变
“我是一名最基层的村干部,当着最小的官,干着最大的事。"说这句话的正是澄江街道花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安徽花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开富。
众所周知,花园村虽然是农村,但实际上承担社区的管理服务职能。面对复杂的村情,2008年,在村民的信任和期待声中,李开富放弃个人安逸,关闭自己经营的涂料厂,一心一意扑在村集体事业上。在村工作十几年的他,为保障和改善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尽心尽责,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鞠躬尽瘁。在他的带领下,目前公司通过“一企一策"的模式自主经营着幸福花园老年公寓、维也纳国际酒店花园店、众轩花园酒店和花园农副产品配送中心等项目。
“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上,既要宏观谋划,也要微观落实;既要长远发展,也要顾及当前。"花园村从2008年进入集体经济发展的转型阶段,经历了基础期、投入期、改革期,至今步入发展期。正如李开富在总结时所说,花园村基本实现了三个方面的变化,第一是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长,从每年10.5万元到每年破千万;第二是村民的幸福指数急剧提高,大家从没有收入的失地农民变成今天不仅有工资收入还有年终分红等福利的股民;第三是村委会人才占有比例不断提高,大专以上比例已经达到100%,本科以上达50%,研究生占比20%。花园村从一个软弱涣散的党组织蝶变成“全国文明村"“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宣城市学习型党组织"等。
花园村如今的巨变,依附于“奉献、执着、包容、创新"的花园精神,取决于花园人齐心协力共奋进的干劲,更得益于领头雁李开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式的引领。为了让全村富起来、强起来,李开富每天忙得连轴转,这些忙碌都通通记录在文字里。打开李开富的办公桌抽屉,每一个都塞满了厚厚的笔记本。李开富平时有记笔记的习惯,当天该做什么工作?已经解决了多少问题?还有哪些待处理?每一本都密密麻麻记录着。李开富坚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也一直这样要求全村干部。
从村干部到人大代表: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李开富现为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市第四届党代表、区党代表和市第三届劳动模范。作为省、市两级人大代表,李开富充分认识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积极参与市人大常委会及市人大代表小组组织的调研活动,并结合自身所在的基层工作,深入思考,总结问题。
高质量议案是对李开富履职尽责的最好注解。在省第十三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李开富围绕农村“三变"改革后的人才振兴问题,建议疏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层人才来源渠道、建立科学的正向激励机制、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上级主管部门等,与此同时,他还提交了《关于解决农村“三变"改革中集体经济组织薪酬保障和人才来源问题的建议》。在市第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开富提出《关于规范居民小区机动车停放管理的建议》,指出当前基层社区存在的共同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该建议得到市城管局、交警支队等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针对建议召开答复会议,为解决居民小区机动车停放难的问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谈及正在谋划中的代表议案时,李开富将触角依旧对准基层,在他看来,“基层就是细胞,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强化基层治理能力,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对标沪苏浙的现实需求,更是文明程度的体现。"为此,他多次带领“两委"班子前往沪苏浙和省内基层治理先进点学习,所见所闻让他打心底里羡慕不已,巨大的现实差距更让他深感基层治理的重要性。
“基层治理归根结底是人的因素,所以基层干部的眼界、胸怀、能力决定了基层治理水平。"荣誉既是责任,李开富决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率先在花园村基层治理上做文章,从而促进全市基层治理能力大提升。提出问题更要深思解决办法,李开富认为,关键要建立科学健全的人才保障激励机制,在用好、吸引、培养人才上下功夫,让人才队伍能够沉下心来扎根基层,大胆创新,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强化基层治理能力献计出力。
不仅如此,李开富还为2020年召开的省、市人代会准备了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和贫困户后续保障等代表议案。
身勤心细的李开富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村书记和人大代表融为一体,在处理村中大事小事时倾听民声,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中履职尽责。李开富时常告诫自己:“不能为了当代表而当代表,自己的人生价值一定要体现在村民日益美好的幸福生活中。"
新闻推荐
本报讯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本期安徽人文讲坛讲席嘉宾将和大家说一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安徽实践。安徽...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