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天气变热了,这对需要穿着防护服的安徽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们来说,呼吸就更困难了。医疗队队员,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ICU护师王琪说,下了班脱下的防护里都是水,衣服也在往下滴水!但艰辛的工作中,她也收获了很多感动,患者不仅需要她们的护理,更需要她们的鼓励。“我是主动报名来的武汉,来了之后累和困难都是在我的准备之中,而留在我以后回忆中的不是累而是感动。”王琪说。
据了解,王琪被分配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危重症ICU,ICU里有一位好转的奶奶,有着明显的ICU综合征,总觉得医务人员的治疗是无效的。王琪和组长会更多地安慰鼓励她,组长告诉老奶奶说:“我是本市(武汉)的,家里有生病的老人,五个月大的孩子,都没能去照顾,这位同事更是从安徽大老远逆行而来,别人躲都来不及,我们穿这么一身进来了,就是为了医治你们,让你们也能早日回家,奶奶怀疑我们不要紧,一定要配合治疗。”经过长时间的鼓励安慰,奶奶理解并配合护理人员,能喂着吃下一碗粥,能配合着常规抽血治疗,更是主动对王琪和同事们说谢谢!
“面对怀疑我们委屈,但是不会更改初衷,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王琪说,病房里有一位爷爷,总是很配合,很感谢大家,他的呼吸很急促,但是药很努力的吃下去,最后还对王琪说:“药我真的都吃下去了,我能好吗?”“我说爷爷加油,努力的对抗病毒,你就可以早日回家!”每当看到一个转往轻症病房,或者出院的患者,王琪就觉得眼前的路都是光明的。
王琪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生活中也是充满感动,医院神经外科大家庭发来了鼓励视频,一直能感受到关怀与鼓励,“每次看到有人援助物资防护用品,关注我们衣食住行的,总是觉得不只是我们这些前线的医务人员在战斗,而是很多人都在努力!”王琪介绍,身边的战友们,有手部过敏的,起泡破溃的,鼻子压破的,有在病房里抢救时防护服破了只能贴起来的,这些都是鼓舞的动力,是成功的希望。
在下班的路上,王琪经常想,以前没来过武汉,等抗疫成功后,她一定要再来一次,看樱花,看热闹的夜景,见证这里的繁华盛景。
夏鹏程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新闻推荐
□水刃木2016年6月,安徽的李国兵来到厦门,为了改善一家人的生活,他应聘成为一名环卫工人。他每月有3000元的工资,但...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