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杨竹青
连日来,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疫情,市教体局团委向全市教体系统团员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发出了抗疫倡议书,大家结合自身优势,主动作为,为打赢这场战“疫”贡献青春力量。
“夏老师,还有几个月就要高考了!这些天来,一直没办法出门,也静不下心来看书,爸妈很着急,我也有点焦虑……”连日来,市第一中学“同理心实验室”心理咨询热线教师夏冰已经连续接到了好几位这样的高三学生咨询电话了。市一中以学校的优秀青年心理健康老师为主力,开通了“同理心实验室”心理咨询热线。此热线主要针对因疫情而“宅”在家里的学生们,旨在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揪心事、烦心事、闹心事,为他们搭起了“连心桥”。自热线开通以来,已经陆续接到了多位学生的咨询电话,被家长和学生们亲切地称之为“爱心线”。
“在这场疫情面前,我们的初衷是想搭个线,为本校的学生们排‘忧’解‘难’,却陆续接到了其他学校的学生咨询,涉及到家庭、生活、成长中的各种烦恼,疫情面前不分你我,只要我能多帮助一位学生,我们开通咨询热线就多了一份价值,我们也会把这项活动常态化坚持下去。”夏冰老师说。
“这些天来,我都是自己提前在家拍摄好上课视频,然后通过QQ上传到班级群,学生们可以不出家门上课。”市实验高级中学青年数学教师邢爽说。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为积极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广大教师充分发挥网络应用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在线教学、答疑和监测等工作。“其实,这样一天下来比平时在教室里上课更辛苦,首先拍视频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反复操作,确保合格后才能发给学生,之后进行师生网络互动,对于易错点还要反复讲解,随时准备为学生线上答疑解惑,虽然疲劳但大家都在坚持做。”市实验高级中学团委负责人王彬彬如是说。据他介绍,学校像邢爽这样的年轻教师有不少,他们懂电脑,网络应用能力比较强,有的还自己购买设备进行操作,他们还承担着帮助老教师攻克技术难关的职责,这是青年教师发挥作用的好时候。
大爱同心,温暖同行。1月31日,市第三中学团委副书记王俊朝看到了安徽希望工程特别行动,没有犹豫,他第一时间向安徽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1000元,用于抗击本次“新冠”疫情。在他的感召下,该校不少师生踊跃捐款,截至2月1日23时,市三中师生累计捐款额就达20400余元、口罩66只。铜陵市民办教育机构工作者也尽己之力抗击疫情,铜陵市某民办教育机构负责人戴伟以个人名义向市红十字会捐献了5000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田婷)连日来,在组织省属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省国资委积极指导督促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截至2月15日,28户省...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