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外地的同学们可以回来准备返校啦!省教育厅3月25日发布《安徽省普通中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学工作指南(四)》(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学校自指南下发之日起通知在外地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安全有序返回学校所在地。返校后中小学须保障教职员工及学生佩戴口罩,按每人每天2个计算。不得强制要求家长准备口罩等物资。
[制定方案]返校方案反复推演后方可实施
《指南》明确,返校前学校制定教职员工和学生返校工作方案,在返校时间确定两日内上报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并经实地验收合格,且在学生返校前进行反复推演后,方可组织实施。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返校工作方案没有通过审核推演不开学。
建立并完善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午(晚)检制度、因病缺课缺勤登记与追踪制度等相关制度。
[物资保障] 按每人每天2个保障师生口罩
《指南》要求中小学做好教职员工和学生返校防控准备工作,合理测算储备物资需求,做好洗手液、免洗手消毒剂、口罩、酒精、消毒液、体温检测设备等疫情防控物资储备,返校前至少准备可供两周使用的防控物资,并保障持续配备。“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返校后须保障教职员工及学生佩戴口罩,按每人每天2个计算。不得强制要求家长准备口罩等物资。”
[有序返校] 外地师生返回学校所在地
《指南》要求自下发之日起,中小学通知在外地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安全有序返回学校所在地。凡参与属地疫情防控工作的教职员工,要在返校前14天向学校及社区申报,并自觉居家隔离观察。对仍在武汉等重点疫区和境外的人员,可以暂缓返回学校所在地,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规定,“一人一案”,再确定具体返校时间。
返校时间确定后,分年级分批次分区域有序安排学生返校,提倡采用网上报到方式,减少学生聚集频次。
返校前,中小学生还将继续线上学习。
[防控措施] 咳嗽发热一律不上学
安徽省要求中小学返校后严格落实校园封闭式管理。校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中小学要密切监测教职员工和学生健康状况。严格执行学生晨午(晚)检制度、因病缺课缺勤登记与追踪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等。学校将安排专人每日负责健康信息统计和汇总,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制度。“通知家长上学前测量学生的体温,凡有咳嗽、发热等症状一律不得上学,并要及时告知班主任。”中小学还将按照相关要求,指导督促教职员工和学生落实个人防护措施。
[校园管理] 分年级分班级错时入校离校
大量学生上下学,如何保证安全?《指南》要求学校返校前根据学生人数合理设置好入校通道和体温检测方式,保证学生能有序、分散、快速进入校园。同时细化错峰入校离校、课间分区域分散活动、分时分散就餐等避免人员聚集的有关措施。
返校后加强校园出入管理,分年级分班级错时安排学生到校,避开上班交通高峰。分年级、分班、分批离校,切实防止校门口交通拥挤及学生和家长大量聚集。
《指南》要求学校引导家长在校门外合适地点接送学生,家长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不聚集不交谈,做到即接(送)即走,一律不进入校园。学校体育场馆、学校少年宫等活动场所暂停对外开放。
[教学管理] 暂停升旗跑操等聚集性活动
《指南》要求学校注意控制教职员工和学生在物理空间中的分布密度,坚持以一个班级及以下为单位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减少校内走班教学频次和示范课观摩活动。学生课后辅导可继续采用线上辅导方式,减少教职员工和学生在办公区或教室滞留时间。
不组织聚集度高的体育、文化、艺术等活动,暂停如升旗、跑操等教职员工和学生聚集性活动,升旗仪式等活动以视频、广播等形式开展。
[查缺补漏] 先串讲复习再上新课程
安徽省要求学校返校前总结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情况,以适当方式广泛听取教师、家长和学生意见,全面了解线上教学进度和效果。对全体学生线上学习质量进行诊断评估,精准分析学情。返校后做好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衔接,及时对已学内容进行串讲复习、查缺补漏,再进行新的课程教学,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出现疫情立即响应 必要时停课
根据《安徽省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管理指引》,校园一旦出现新冠肺炎疫情,要立即响应,启动应急程序。病例要立即住院救治,密切接触者要隔离观察,病例接触过的地方开展消毒,同时做好病例康复后的复学、复工等工作。
中小学和幼儿园发现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者,应立即通知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并第一时间安置在健康观察室。
学校出现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学校按照卫生健康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建议,必要时采取班级乃至全校停课措施。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文 余红霞/图
新闻推荐
最高检25日消息,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党组书记、院长,中共安徽省委政法委原副书记张坚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