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朝晖&王晓兵:跨越近三十年春秋,杏林精神在他们手中传递
安徽省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王晓兵,是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西区重症监护室主治医师,也是该院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中最年轻的医生。回忆起刚到武汉的情景,一幕幕、一天天至今仍历历在目。“说不害怕那是假的,我记得接管病区的那一天还下着雪,下午1点去的医院,第二天凌晨才回到酒店,特别感谢鲁书记对我们的关爱,书记和我爸爸同龄,每次看到他就像看到了家人……”
王晓兵口中的鲁书记正是该院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领队、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党委委员、南区党委书记、感染病学专家鲁朝晖教授。他们恰巧是这支医疗队中“最年长”与“最年少”的医师,这次共同战“疫”使他们成了 “忘年交”,跨越近三十个春夏秋冬,杏林精神在两代医者手中传递。
是“定心丸”更是和蔼长辈
作为医疗队领队,鲁朝晖书记曾对所有队员和他们的家属郑重承诺:“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都要带你们平安回家。”自从2月13日星夜兼程赶赴武汉以来,鲁朝晖书记一直是所有人的主心骨:在工作中,他亲临一线协调指挥,时刻提醒大家注意自身安全;在生活上,他们尽量满足大家的各类需求,帮助队员们解决各种生理心理困难。在所有队员心中,他是“定心丸”,是医疗专家,是抗疫英雄,更是和蔼可亲的长辈。
王晓兵回忆到,3月12日早上,鲁朝晖书记和队员们一起坐上班车。下车之后,队员们走向病区。鲁书记发现身后的王晓兵,立刻和她聊起来:“来到这儿,感觉怎么样?”王晓兵笑了笑:“一开始挺紧张的,不过慢慢地也就习惯了,觉得既然已经来到这儿了,那就抛开所有杂念放手干吧!”
“我来帮您挑护目镜!”
来到病区后,大家就要换上“全套装备”。鲁朝晖书记在一筐码放整齐的护目镜里随手挑了一个,就打算去更衣室。这时,王晓兵突然上前:“您等等!”王晓兵拿过鲁书记手中的护目镜,认真地说:“您这个护目镜上头有点脏,到里面影响视线,我帮您挑一个好的。”说罢,她找到一个崭新的护目镜,“您用这个吧,这个看起来不错,松紧带也没问题。您试试看吧,我自己再找一个。”
王晓兵告诉记者,鲁朝晖书记还走进隔离区,亲自带领大家查房。来回穿梭详细了解每一个患者的病情,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队员们就下一步的治疗方案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
3月31日采访结束正好赶上午饭时间,在定点酒店大厅的打饭点,记者又见到了结伴而行的鲁朝晖书记和王晓兵,正如王晓兵所说,“正是众多像鲁书记这样的前辈们,如旗手,如灯塔,如航标一般在前方引领,才能让我们这一代的年轻医者不断前行,让我们这个行业的队伍日益壮大!”
新闻推荐
2月初,安徽省对所有的村组、小区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用最严格、最周密的措施,筑牢基层防疫战线。一个多月来,无数基层社区工...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