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刘菁杨玉华张紫赟董雪
面对疫情带来的经济发展新挑战,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安徽省,借助我国产业链完备的优势和下好创新先手棋的基础,危中寻机开辟新赛道,一批全球产业链上的行业企业上演识变应变求变“生死时速”,增强经济“抗压性”“反弹力”。
应时而变创造新供给
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段时间电话响个不停,全国不少口罩企业求购他们新研发的口罩专用纳米膜。
“纳米膜材料比普通熔喷布贵一些,过去我们没有生产。但疫情初期熔喷布供不应求,把纳米膜推向市场时机成熟。”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郑文贤说,基于多年过滤膜材料研究基础,公司仅用一周便推出口罩专用纳米膜。
根据新需求而创造新供给的,还有芜湖悠派护理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口罩日产从0到200万片,只用了40多天。”悠派科技董事长程岗说。作为安徽省较大的卫生用品生产公司之一,悠派两个月前转产口罩。程岗跟着安徽省经信厅驻厂联络员四处奔走,新增、改造8条口罩设备线。同时,芜湖市组织8家水处理滤材企业转产熔喷布,保证原材料平价供应。
“短时间研发生产出新产品、成功转产扩产,背后是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较为完善的优势。”安徽省经信厅厅长牛弩韬说。
面对智慧医疗、教育等领域需求的快速增长,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疫情期间推出系列新产品新服务,延伸AI应用场景。今年2月,科大讯飞紧急攻关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对居民进行无接触医学排查,两个月来在全国已随访4000万人次。针对患者愈后跟踪管理,其研发的康复智能护航系统覆盖湖北省533个隔离点。
下好创新棋培育“抗压性”
当疫情阻断制造业的供应链和人员流动,(下转3版)
新闻推荐
星报讯日前,记者了解到,安徽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做好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职业院校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