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人调侃“散装”的江苏镇江,正在谋划“握拳”发展。
过去半个月,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开展了新一轮板块调研,展现出他对镇江未来发展的进一步思考。
其中,马明龙对各个板块功能定位的阐述,尤其值得关注。据《镇江日报》报道,马明龙要求丹阳市“主动融入镇江市域一体化”,要求扬中市“融入镇江发展大局”,要求丹徒区“加强和其他版块的协同”,等等。
镇江,在下一盘什么棋?
西接南京、东望常州的镇江,下辖丹阳、扬中和句容三市。从空间布局上看,其代管的三个县级市并没有和位于长江边的主城形成“拱卫”之势。
加上镇江主城区经济首位度偏低,澎湃新闻注意到,镇江长期以来存在辖市对主城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不足的问题。
如今,市委书记板块调研频提内部融合,这背后,初步体现出镇江决策层打造“大镇江”的思路和布局。
澎湃新闻袁杰 制图
区域“长子”丹阳,要呼应带动扬中和镇江新区
进入四月份,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再次将各个板块跑了个遍。相比二月份他刚上任后的首轮集中调研,这一轮更具针对性。
澎湃新闻注意到,调研中,马明龙指出了各个板块的发展特色,也点出了存在的不足。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马明龙对每个板块的功能定位进行了一番阐述。比如,3月31日,他在丹阳调研时,要求丹阳对内要“主动融入镇江市域一体化”,同时,要有效带动和呼应扬中、镇江新区的发展。
而在长江中的岛城扬中市调研时,马明龙提出,扬中要着力在抢抓区域一体化机遇、“融入镇江发展大局”、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走在前。
从地图上看,镇江主城区位于长江边,扬中位于主城区东侧,丹阳位于南侧。主城区、丹阳和扬中组成了一个三角形,镇江新区位于三者之间。这个三角,或将成为打造“大镇江”的基础框架。
事实上,这样的思路,此前曾被公开提出过。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2016年,镇江市委研究室微信公号“金山智库”曾发布一份研究报告称,镇江应提升主城区首位度,并将现在的“1+3”,即主城区+丹阳、句容、扬中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演化为“3+1+N”,也就是主城区、丹阳和扬中形成组合型城市群,再加上句容,以及若干中心镇、特色镇。
报告反思道,长期以来,镇江的发展理念较为滞后,缺乏“大镇江”的意识和胸怀,对辖市发展的支持相对不足。
报告建议,镇江主城要加速南拓,充分利用南部的可利用空间优势,形成现代化、国际化的生态都市区,积极推动镇丹(主城区和丹阳)一体化发展。
镇江全域一体化中,镇丹一体化无疑是重中之重。有“眼镜之都”之称的丹阳,经济总量接近镇江全市的三分之一,是镇江下辖最强县市,堪称区域“长子”。
主城和“长子”该以何种关系相处?越来越多的信号,指向了“融合发展”。
为何“握拳”发展?为了更好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竞合
当然,推动镇丹融合发展的同时,其他版块也不是“局外人”。除了扬中、镇江新区被要求要呼应“一哥”丹阳,还有丹徒区。
丹徒区原为丹徒县,2002年撤县设区。澎湃新闻注意到,丹徒区位于镇江老城区的外围,形状如一只大鹏。其中,丹徒区的“东翼”,将丹阳和镇江主城区隔开。
4月8日,马明龙在丹徒区调研时指出,在市域融合上,丹徒要加强与主城区的融合,以及与其他板块的区域协同。
不难发现,由主城区和丹阳、扬中组成的镇江“大三角”,将镇江新区、丹徒区以及老城区包含在内,这显著拉大了镇江现有的城市框架,城市能级也将得到大幅提升。
如此一来,也可以推动“大镇江”更好地融入沪宁线发展主轴,并强化与苏锡常都市圈的融合发展。
澎湃新闻注意到,这一点,和正在推动锡澄锡宜一体化发展的无锡颇为相似。
和镇江一样,长期以来,江阴、宜兴等无锡下辖的县级市,对无锡主城区的向心力相对不高。
但近两年来,通过对锡澄轨道交通等标志性项目的推进,无锡正在加速推动形成市域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据《无锡日报》报道,去年二月,时任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曾谈到,就无锡而言,只有实现大市全域一体化,才能在更大范围内集聚资源、开拓市场、布局网络,才能在更高层面参与价值链分工。
句容向西融入南京,同时也要做协同镇江的“接力点”
值得一提的是,“融入镇江发展大局”的棋局中,只有一个板块是例外,那就是位于镇江西侧,紧邻江苏省会南京的句容市。
据《镇江日报》报道,4月10日,马明龙赴句容市调研。澎湃新闻注意到,相关报道中并未提到“融入镇江”等字眼,相反,马明龙强调最多的是“南京”二字。
马明龙表示,句容要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等战略机遇,经济发展上主动服务南京、拥抱南京、融入南京。
要打通与南京相邻区域的“断头路”,承接好南京产业梯度转移,以及创新溢出效应。他还说,要提高产教融合度,挖掘好南京的科教人才资源“富矿”。
“借梯登高”融入南京,堪称句容实现近道超车的“法宝”。澎湃新闻注意到,连接南京和句容城区的宁句城际已开工一年有余。
另据“句容发布”消息,日前,《关于主动对接南京紫东地区建设,积极打造宁镇扬一体化示范区升级版的议案》,已被列为2020年句容市人大的“1号议案”。
这些,都足见句容市向西对接,谋求“宁句一体化”的决心。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镇江打算“放手”句容。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句容调研时,马明龙要求句容要做好南京“后花园”的同时,也要做强协同镇江的“接力点”,探索宁镇一体化示范区建设。
何为“接力”?
澎湃新闻注意到,镇江主城距离南京城东距离为50公里左右。相比安徽滁州几乎是紧挨着南京江北新区,宁镇一体化或需分步实施。而先行军句容,将承担“连接器”的角色。
放到宁镇扬一体化的格局中看,不禁让人望向长江的北岸,同理,扬州要和南京要实现“宁扬一体化”,位于宁扬两地主城区之间的仪征市(属扬州市代管),是否也要有做“接力点”的使命自觉?(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近年来,地处贵州省北部的遵义市等地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自然、生活环境,农村面貌焕然一新。□13日,海...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