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将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具体项目略有变化。4月15日,安徽省政府发布“关于2020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今年,安徽省将新增3项民生工程,完善5项民生工程,调整和退出3项民生工程。其中,在今年防疫中“立功”的“安康码”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与电子健康卡、社保卡等互联互通。
将建设“安康码”综合服务平台
据了解,新增的3项民生工程分别为农村改厕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出生缺陷防治、智慧健康建设。在出生缺陷防治方面,安徽省将在所有县(市、区)开展产前筛查技术咨询、孕中期唐氏血清学三联筛查以及优生优育健康知识宣教等,促进全省产前筛查率稳步提高,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智慧健康建设方面,在继续推进“智医助理”基础上,加快“智联网医院”建设,面向基层打造人机协同的诊疗模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同时,建设“安康码”综合服务平台,统筹推进电子健康卡、社会保障卡、医保电子凭证与“安康码”互联互通,推广更多场景的长期广泛应用,为居民正常生活提供便利,为加强个人健康管理提供支撑,推动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提高300元
完善5项民生工程包括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文化惠民工程。
据悉,安徽省将根据国家统一部署,适时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进一步做好特殊困难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冬季取暖工作,将大别山革命老区中小学采暖保暖工程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内容。将高职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覆盖面提高10%,将普通本科、高职学生国家助学金平均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年3000元提高到3300元。
秸秆综合利用已常态化运行
根据“通知”,安徽省继续实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党建引领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健康脱贫综合医疗保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贫困残疾人康复、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美丽乡村建设、就业创业促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技能培训提升、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困难人员救助暨困难职工帮扶、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妇幼健康水平提升和职业病防治、智慧学校建设、学前教育促进、水环境生态补偿、水利薄弱环节治理、棚户区改造等25项民生工程。
同时,农村改厕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已单独立项,农村污水、垃圾治理纳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中统筹实施,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不再单列。“智医助理”已纳入智慧健康建设统筹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健全机制,转为部门日常工作,智慧医疗不再单列。秸秆综合利用工程机制已健全,现已常态化运行,退出民生工程。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姚一鸣
新闻推荐
编辑同志:吴某在工地因事故受伤,后吴某申请工伤并同时申请职业病认定,社保行政部门受理后,派人到工地现场调查事故情况,在要求...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