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中奖手机”、“转卖二手手机”等虚假信息,以收取押金、保险金、快递费为幌子诈骗钱财,将目标锁定在学生身上。近日,安徽芜湖警方破获一起网络诈骗案,全国各地10多名学生上当受骗,涉案金额6万余元。警方提醒,学生在家上网课,触网时间比较长,家长要警惕与学习无关APP,并保护支付密码。
14岁女生上网被骗5200元
今年2月2日上午,一对父女走进芜湖市公安局镜湖分局滨江派出所报案。女孩玲玲(化名)今年14岁,疫情期间不能上学,玲玲在家里用爸爸的手机上网,谁知被骗了。
民警初步了解得知,几天前,玲玲在“闲鱼”手机APP上发出一条信息“好想有部苹果手机”。之后,有人主动跟她加上微信。聊天之后,对方说她“中奖了,奖品是一部价值6000元的苹果手机”,并发来“中奖”的手机图片。
毫无防备的玲玲相信了对方,为领取手机,玲玲按照对方要求,先后付给对方“押金、保险金、快递费、奖品所得税”共5200元,但手机始终没有收到。
玲玲爸爸得知后,意识到女儿可能被骗,便让对方“退钱”。但对方搪塞几句之后,将玲玲的微信删除。父女俩便向公安机关报案。
民警在济南抓获诈骗嫌疑人
让民警意外的是,当查看手机时,双方的聊天记录已经被玲玲删除。“是卖家让我删的,说不能让别人知道。”玲玲告诉民警。
办案民警对受害人玲玲手机汇款的资金流水进行排查梳理,发现收款方地点在山东济南。4月8日上午,办案民警赶赴济南。
两地警方联手研判案情,对涉案银行流水进行调查,最终锁定嫌疑人身份,并确定其住处。民警实地摸排,掌握到嫌疑人活动规律之后,决定对其实施抓捕。
4月10日天刚蒙蒙亮,几名便衣民警来到嫌疑人住处,把守嫌疑人住处外围并上前敲门。“我们是社区工作人员,核查人口信息。”门打开后,卧室传出动静,民警冲进卧室,一名男子正在慌张地穿衣服。
被抓后陈某沮丧不已,经初步审查,犯罪嫌疑人陈某对网络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嫌疑人专骗学生,十多人上当
4月11日,陈某被押解回芜湖。通过进一步审讯,陈某实施网络诈骗的过程被揭开。
疫情期间,陈某宅在家里,上网打发时光。他在“闲鱼”手机APP上看到有人发出帖子:“好想有部便宜的苹果手机啊……”陈某心生一计,与对方加上微信。通过聊天,陈某知道对方是名14岁女孩,试探着说:我们公司正在做活动,你“中奖了”,奖品是一部价值6000元的苹果手机。为了让对方相信,陈某从网上下载手机图片发给玲玲。
收到玲玲转账后,每当问起手机时,陈某便各种推托。玲玲父亲发信息要求“手机不要了,把钱退了,不然就报警”。陈某谎称很快就会到货。之后,陈某单独跟玲玲聊天时,诱骗玲玲把两人的对话删除,随后,把玲玲的微信也删除。
等了几天,陈某见“没有警察找上门”,以为“没事儿了”,胆子大了起来。他总结了经验,继续在“闲鱼”手机APP发布“中奖手机”、“转卖二手手机”等虚假信息,并发布手机截图,一些人便跟他联系。
陈某把目标锁定未成年人,每当诈骗得手,陈某便让对方把聊天记录删除,以免留下证据。短短两个月,先后诈骗全国各地十多名学生,共诈骗6万余元。
提醒
卸载与学习无关APP,保护支付密码
目前,犯罪嫌疑人陈某因涉嫌网络诈骗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诈骗所得6万余元被警方追回。案件在进一步审理中。
安徽警方提醒,近段时间,学生在家上网课,触网时间比较长,建议家长经常对孩子上网课使用的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检查,最好卸载与学习无关的APP,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骗教育,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不要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要贪图小便宜,轻信中奖、赚外快等说辞,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最后,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以免其受骗后大额转账汇款。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周勇 通讯员 皖公宣/文 王蔚/图
新闻推荐
你见过幼儿园开学、满园孩子一起哭的画面,但你见过因为想上学想哭了的萌娃吗?昨天,大江晚报抖音、大江晚报微博发布的一条“...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