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徽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今日安徽 > 正文

文化的尴尬 论程鹰的小说《文博游戏》

来源:黄山日报 2020-04-22 03:48   https://www.yybnet.net/

乡村速写储嘉军/作□黄立华

程鹰的长篇小说《文博游戏》由安徽文艺出版社于2018年6月出版,它以独特的故事、娴熟的叙述和略带诙谐有趣的语言受到了不少读者的喜爱,同时还获得了安徽省的文艺社科奖。此前,程鹰曾以《神钓》《余韵》这类极具特色的“术道小说”引起读者的关注,而本篇小说虽然也不乏一些奇异的桥段和带有灵异的人物,但基本上却属于写实。事实上,他的主要情节也的确来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其中的人物言行也是真实人物基础上的加工。有人认为,就小说本身而言,虽然其中的故事不乏惊奇,但整个小说基本上就这一个大的故事,其它文字不过是它的铺垫和陪衬。因此这部名为长篇的小说,实际的小说情节比较简单。更有人认为,比起作者之前的小说,《文博游戏》的精彩程度都显然不及[1]。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但这部小说让我更感兴趣的是,在程鹰之前的小说中,徽州大都只是一个若有若无的影子,那些人物和故事可以说与徽州有关,但主要是因为作者自己的生活积累与阅历所致,并非有意面对徽州展开想象与书写;而《文博游戏》则明显不同。它可以看作是一部地道的“徽州文化小说”,虽然它写的都是当代的人和当代的事,但我们无疑能从中品读出无论小说中那个大的故事还是被称为铺垫的诸多内容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跟“徽州”有关,都涉及到近些年人们比较关注的“徽州文化”的话题。如果从“徽州文化”的角度去解读这部作品,其实我们会有一些有趣的认识和发现,这也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一、徽州文化是近些年学术界和文化界关注的热点,这是因为徽州所拥有的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被不断地发掘和重视。在如何认识和感悟徽州博大的文化蕴藏上,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始终就没有缺席。无论是李平易以《巨砚》为代表的“文房四宝”小说,还是赵焰以《思想徽州》为代表的徽州文化散文系列,都堪称其中的佼佼者。前者讲述了自己在传统的文化氛围中的那种“梦魇与激情”,后者则以当代思想者的姿态与历史的徽州进行着心灵碰撞般的“对话”,这些作品以它们独具个体性的体验和表达在整个的“徽州叙说”里显得别致和独特,也体现了它们与历史叙事、旅游推介乃至文学里的一般性的怀古抒情的不同。可惜的是,像这种深具个人性和独特性的创作总体上还比较稀缺,以徽州文化为题材的作品包括小说和散文虽然不少,但个性和深度尚不能尽如人意。而这回程鹰又写得如何呢?

小说的主要人物方有根名义上是在做着古董的生意,实际上不过是在文物这个海洋里整天都在玩着“骗人”与“被骗”的游戏。正是这种不停的“骗”的刺激,终于激发他要做一票大的买卖,这就是小说中那个最大的故事。他收买了一个黄宾虹家乡常年学习模仿黄宾虹的画师,制作了一张黄宾虹的巨幅画作,然后送到北京的拍卖行以巨额成交。当然这里面同样有着“骗人”和“被骗”的黑箱。他付给画师的不过是他自己所得的一个零头、而他自己所得的竟然也只有送去拍卖的人所得到的一个零头。要命的是,拿了这个虽属零头却也是不菲的款项,他得意之余竟然在酒后向人透露了仿画的秘密,而这又被在鉴赏界渴望成名的听者所趁,后者向媒体曝光了这一“暗箱”,最终酿成了当年确曾发生过有关黄宾虹被卖画作实属伪作的大事件。也许,这个故事揭示的只能算是文物市场众多坑蒙拐骗的冰山一角、实际上充斥着的尔虞我诈比这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许作者写小说未免对现实有所夸张、事实上做买卖不可能长久依靠这种欺来宰去。我不懂文物买卖,于其中的奥秘实在外行。况且买卖之事都是你情我愿,被宰者心里未必没有讨巧之心,宰人者常常也可能有黄雀在后,小说里的方有根想要暴富、许一丁想要出名、叶之影要摆脱老婆的纠缠而与相好生活在一起,还有画家萧大同靠仿吴昌硕画作卖钱,等等,他们都在各自所希图的利益的驱使下,做着靠文物改变命运的美梦,正如陈墨先生在小说“序言”中所说:“社会风变疾速,国人欲潮汹涌。全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竟致安身处无法立命,立命处难以安身,灵性事业与欲望生命渐行渐远,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扭曲断裂,社会时尚与精神价值貌合神离,甜蜜伴侣与患难夫妻南辕北辙。”[2]陈墨指出的是小说在揭示当下社会人生世相上的意义,作者通过文物古董这一高额利润行当来表现,当然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更重要的地方在于,明清以来的徽州因为经商而富裕的家族不胜枚举,隐藏在民间的文物古董确实不计其数,因此曾被人誉为“文物之海”,以这里的文物买卖来表现“财欲汹涌”的人生百态体现了作者独到的眼光和发现。

二、就表现人生世相来说,《文博游戏》自有它刻画得精彩的一面。然而在这个表面的“世相”的内里,我们更可以感到一个严峻的现实:那就是文化的尴尬。小说中无论是方有根还是他身边那些同行,还有书家、画家、鉴赏家,似乎对于文物所承载的文化都并无真正的关注,他们所重视的都是文物的经济价值。方有根虽然整天都在面对徽州的历史和文化,然而却对其中的人文价值无动于衷,他在城里打拼的过程只是对文物交易中各种形形色色的暗箱规则、潜规则的见识与谙熟的过程,根本没有同步产生出对古代徽州文化创造的上心和敬畏。当然我们不能苛求一个渴望致富的年轻人拥有太多的人文情怀,因为那个并不能给他带来实际的利益。同样,方有根身边的那些同行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人在今天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各自有着赚钱的念头也无可厚非,但他们为达目的而无所不用其极地斗法博弈却让人惊心。他们对徽州文化都有相当的了解,有的甚至可称为某一领域的内行专家,但他们似乎都无心于文化本身价值的传承光大,而同样醉心于如何由此获利。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今天如此热心和积极地推崇徽州的传统文化,而事实上文化的命运却是如此的尴尬。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到底何在?就为了经济利益而搭台吗?就为了成为各种方式获利的载体吗?程鹰将小说命名为《文博游戏》,乍一看似乎还觉得有点随意和粗陋,读完小说之后细想,这实际上恰恰是点题之笔,本当努力挖掘并从中寻绎出人生之光的传统文化一旦只配成为“游戏”的材料,这将是十分令人沮丧和悲哀的景况。

其实各种变换了花样的将文化和传统当做“游戏”的并不只限于小说中所涉及的文物行业,方有根等人图的是利,而随着徽州文化成为一时受人关注的显学,同样会有人趋之如鹜地以之图名。本文无意去列举种种以推崇之名而行钓誉之实的“怪现状”,这些有的在小说中已有所披露,有的读者只要略具眼光在生活中也不难发现。更重要的笔者倒是希望通过对程鹰小说的阅读,读者能够更多地去察觉现实中形形色色的游戏现象。当然其实这里的“游戏”一词,也非真正意义上的“游戏”的本意,就像西方哲学家席勒所说的源于生命本能的自由的冲动,而是指的通俗意义上的缺乏内心尊重和真挚的“闹玩”。一旦被徽州人引以为豪并试图从中寻求今后发展的动力之源和亮点特色的文化在实际上不过只是拥有如此一个尴尬的地位,这实在是不免让人有些叹息的事情。

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诚然要靠有心的倡导和鼓动,但其真实的生命却在于平民百姓日常的生活当中,仅凭游戏般的闹玩和远离初衷的利用,怕是结不出真正的果实。不知这是否是程鹰的担忧,至少我是读出了这种担忧的。

注释:

1.笔者于2018年12月参加的一次与《文博游戏》作品有关的讨论会,有评论者作此发言。

2.陈墨:文博游戏序,[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8

新闻推荐

四岁萌娃 想上学想哭了……

你见过幼儿园开学、满园孩子一起哭的画面,但你见过因为想上学想哭了的萌娃吗?昨天,大江晚报抖音、大江晚报微博发布的一条“...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我的高中语文老师2020-04-22 00:41
猜你喜欢:
评论:(文化的尴尬 论程鹰的小说《文博游戏》)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