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对于很多有小孩的家庭来说,亲子阅读几乎是家长们的必修课。亲子阅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也得到了珍贵的相处时光。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父母还可以带给孩子快乐、智慧、希望、勇气和信心。
坚持亲子阅读 让孩子受益终生
“亲子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通过这种亲子互动和沟通的方式,还可以达到更良好的亲子关系。”正面管家学校讲师、国家心理咨询师郭萍萍一直倡导给孩子有质量的陪伴。“孩子有时候并不在乎你给他读的是哪一个绘本,而更享受依偎在父母怀抱里,感受父母此刻全心的陪伴和爱。阅读习惯一旦养成,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
“经常遇到邻居妈妈和我说,孩子对读书根本没有兴趣。其实,没有对故事不感兴趣的孩子,就像没有不爱糖果的孩子一样,天马行空的故事是他们童年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任何动画片都替代不了的。”在郭萍萍看来,有的孩子四五岁,已经很有自己的主见,这时候才刚刚开始培养阅读习惯,最好从孩子的兴趣入手。“我家大宝快到两岁才开始亲子阅读,那时候他正迷恋各种机械车,各种功能车,基本只要是关于车的,他都会感兴趣。于是,我从一些和车有关的绘本开始。”郭萍萍举例说,例如一般两三岁男孩都非常喜欢的一套绘本《开车出发系列》,由此慢慢再引入其他绘本。“而我家二宝最爱的是动物系列和所有和吃有关的事物。于是,我买了《动物宝宝》系列绘本和《啪啪啪面包树》等等。”郭萍萍提醒家长注意,绘本是分年龄层的,她不建议过度地开发孩子的阅读深度,读一些适合他们年龄层的绘本,会吸收得更好。
规划读书角 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孩子上小学了,还需要亲子阅读吗?镜湖小学语文老师刘欣玥认为,孩子已经可以自主阅读,依然可以亲子阅读。即使孩子到了十几岁,还是可以和一家人一起享受读书的时光。在亲子共读时,父母和孩子,不仅仅是“听”和“读”的关系。亲子之间可以根据共读一本书,讨论一些重要的价值观。亲子共读不只是父母单向爱的表达,更是双向的促进亲子间的互动与了解,形成家庭的阅读气氛,使家庭成员间彼此相互学习,也会让家人关系更加健康。
“亲子阅读这块最重要的还是家庭成员的参与,以及营造家庭阅读的氛围。”刘欣玥建议家长可以在家里规划出一个读书角,专门供家庭成员一起阅读。“读书角可以很好地营造阅读氛围,也是家庭成员很好的阅读空间。”刘老师表示,家长和孩子可以每天统一时间一起读,共读一本书,每天读完简单交流自己的感想。或者阅读不同的书,读完后相互推荐。“现在打卡活动不是也很流行嘛,可以一起打卡,到了规定期限互赠小礼物奖励,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读经典文学引导孩子多思考
饶宏泉是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应用专业系主任,作为一名博士和副教授,他认为亲子阅读非常重要。在他看来,阅读能力需要从小培养,亲子阅读是保持孩子阅读兴趣和建立阅读氛围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学龄前还是上学阶段,家长都应当花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需要父母的参与。“言传身教”,“身教”意义重大,对于孩子来讲,行为的示范很重要。
“不同年龄的孩子,阅读方式也不同。在幼儿阶段,不必要求孩子认识多少字,应当以绘本为主。此时,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兴趣、阅读习惯的养成以及性格的培养。”饶宏泉建议此时,家长不要对孩子的阅读方式做过多地干涉,应当顺势利导,重在培养想象力。家长也不必过多地说教,尽量通过图像引导孩子发散思维。“温馨的睡前故事,也是非常好的亲子阅读方式。”
而对步入小学的学生来说,他推荐家长可以适当引导孩子阅读一些经典儿童文学,从而为学生打上良好的“精神底色”。“因为经典文学,大多都是经过时间岁月考验的,有很多具有深刻的意义,可以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让孩子从小接触国内外名著,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好处。”饶老师认为,一个人在童年时代就接触到优秀的文学作品,贮存大量的语言和思想资源,这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当孩子进入小学阶段,家长可以尝试引导孩子去阅读四大名著,通过不同版本不同形式的阅读,让孩子学会比较和分析,从而逐渐养成思考的习惯,这非常有利于心智的成长。”
记者 汤荣汛 实习生 湛宗荣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开车在路上,司机低头捡手机导致交通事故,这样的案例时有发生。4月20日,安徽交警部门就曝光了一起因司机低头捡手...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