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已有130多年历史的“马派皮影”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也是中国皮影艺术大家庭中的瑰宝。上周五,“马派皮影”传承人马飞做客由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20冠名的大皖徽派栏目,直言作为民间艺人,吃的是手艺饭,最重要的就是对得起自己的手艺。从祖辈那里学来的手艺,是吃饭的家伙,也是人生追逐的方向。
我是赶上了好时代的手艺人
徽派:在我的刻板印象里,说到皮影就会想到山西。其实我们安徽也有非常棒的皮影,譬如马派皮影戏团。
马飞:你这个问题很好。说到皮影,一般人想到的都是山西、河北的。其实安徽也是一个文化大省。当然,皮影发源地是在山西,但安徽的也并不少,皖南有两家,蚌埠也有,安徽的皮影发源地就在皖北。
徽派:回溯一下,马派家族皮影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当初怎么会选择皮影戏?
马飞:以前皮影戏说白了就是养家糊口。我去年在上海演出,吃饭的时候,一个小美女就问我,什么人才能学会这手艺?我说,你这个问题比较刁钻,我只能代表我自己来回答,我是家传的。学皮影的就两种人,第一种是穷人,第二种是没有文化的人。当时一个教授说,马老师你这样说可能不妥。我说这是我个人的说法,你可以保留意见。我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人传承下来?就是穷人和没有文化的人。我说我这么说,不是和你俩抬杠,假如说在那个年代,你有文化,你会去当个教书先生;家里有钱你会做生意学经商。我是没有文化上不起学的,从小跟爷爷、父亲学手艺,养家糊口。其实以前木匠、铁匠那些人也都是家里穷又没有文化,才来做这一行,学手艺养家糊口。
徽派:可能很多时候,生存是根本。
马飞:对。马家传到我算是第三代,我从小跟着他们走南闯北。我那时候只是感觉到,是个手艺人,养家糊口还是可以的。那时候没有电影没有电视,我们去演出就像“大腕”办一场演唱会,就这么厉害。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皮影已有两千多年,我们现在赶上了好时代。实际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没有哪个时代比得上这个时代,还有非遗保护。说白了,我们以前就是民间手艺人,现在有一个非常好听、非常高雅的名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就是重视。因为赶上了好时代,所以我是全心地投入。我以前当过牙医,也打过工,但现在只做皮影。
马派皮影走出中国就满足了
徽派:作为一个手艺人,您肯定也有自己的追求。
马飞:做一个手艺人,职责是什么?就是演给观众看。观众认可不认可?掌声就能说话。我们这一行也有竞争,有人说自己传承多少代多少代,但因为皮影人都没文字的东西留下来,所以说多少代,也只是宣传的需要。说实话,传承几代不重要——有三年前拜我为师的,我看人品不好,结果人家现在把自己搞成第八代第九代了。我说你这是在糟蹋中国传统文化。我没能力阻止他,我只能说我不会这样做。
做传统文化不要想着成名人、大师,不要追求那个。我们追求的是从自己做起,我们就是皮影艺人。什么叫大师?第一得到行内人的认可,说你这个皮影演得不错;第二,要接地气。我来合肥十年,不管大中小演出,演到结束时,观众掌声就起来了,这是对我个人最大的推动力。这个东西就是地方的东西,唱悲欢离合,观众看懂了,会发自内心地给你鼓掌。
徽派:您也是后来才来到合肥扎根的,应该也有很苦的时候。
马飞:2011年来到合肥的时候,吃不上饭,住的是8平方米的房子,房租都交不起。现在一点一点起来了,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还养活了一个团队,我们走遍了半个中国。我们有十几个演员,有大型活动他们就会从老家过来,我给演出费,常在合肥的就三四个人。我比较幸运的是,来合肥十年成了新闻红人,很多媒体都采访过,比如你们新安晚报,当年就整版报道过我。我很知足了。好多媒体问我,“马老师你的梦想是什么?”我说马派皮影走出中国,我就满足了。
徽派:常在合肥的就三四个人?
马飞:传统皮影戏就是两人一台戏,刚才就是我小徒弟打锣鼓,我在表演,一个人演不了。去年我们去瑞典代表安徽皮影参加中西文化交流,在瑞典很受欢迎。其中一场是给自闭症小孩演。本来是要演《小蝌蚪找妈妈》,我知道观众是自闭症小孩后,就改成演《斗鸡》。这是个传统剧目,不需要文字,不用唱不用说。两只鸡在银幕上打起来之后,自闭症孩子跟着节奏走了,都站起来看;后来又演了一个《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间我让孩子们到幕后互动感受,自闭症孩子摸着皮影都忘掉自我了。在瑞典演出反响非常好,要求我们今年再去。这算是给安徽皮影争光吧?
最喜欢结交的就是皮影人
徽派:马派皮影好玩好看的秘诀在哪儿?
马飞:开始演的这段孙悟空,是我独家的。全国独一无二。前翻后翻空心跟头,你可以到网上去查,这个只是我们这一派有,全国皮影没有。全国孙悟空没有这个技艺。这个传下来一百多年的孙悟空,我单手控制,转个几百圈没有问题。
徽派:我看到很多皮影造型都很大。
马飞:西安那边的皮影,40公分高,最高就是60公分。我现在的作品都是80多公分,
还有一米多的大皮影,
是经过我改良过的。
我做过李鸿章,壮
年到中年,皮影都
做这么大,全部手
工做的。大皮影
耍起来其实难度
更高,正常40
到60公分最
好演。我
为什么这
么做?我
想的是,等
我死了,下
边的传承人
会说,“我们
的前辈马飞,没给我们留
余地。”
徽派:雕刻皮影是不
是很难的事情?
马飞:1976年,我才
11岁就跟我爷爷登台演
出了,他们那一拨都走
了,我大哥还健在,但有
的也演不了了。他不会
刻皮影。刻皮影我小时没学过,后来发现家里好多皮影烂掉了,才一点一点学刻皮影。我的付出是别人难以想象的,当年有同行看了说,你这皮影送给我我也不要,那时候我都46岁了,刻着刻着想睡觉了。我每天都在刻,坚持。我不敢说我东西多么好,但在中国皮影界,老艺术家拿到手后会说:“马老师不愧是老门手艺”。就这么简单。像这个关公,我最少要刻六天。
徽派:研究雕刻皮影,乐趣有么?没有乐趣很难坚持。
马飞:人与人之间还是有勾心斗角,我最喜欢结交的人就是皮影人,我们俩有感情,配合默契,我叫他哭他就哭,叫他笑他就笑。我有故事和他说,发泄出来就行了,愤怒的时候就让他多翻几个跟头。
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
徽派:现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视,您在安徽也是个名人。
马飞:省里确实很重视,很支持。2011年在合肥城隍庙,一人给了一间工作室,开始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体朋友帮了很大的忙。2017年马派皮影入选省级项目,现在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这有点难度,因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以个人姓氏命名。
徽派:艺术确实是没有止境的。
马飞:艺术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说自己全国一流,谁也不敢讲。我演的东西你看得懂给我鼓掌,这就够了。春节前一次演出,领导说,给你十分钟演出,我说十分钟不够,他说十二分钟,结果我演了二十多分钟,一千多个观众起立鼓掌。我不是说好与孬,你的付出,说人间故事,一定要让观众看得懂。全国建了几个皮影群,如果演的皮影自己都不愿意看,你不是糟踏中国两千多年的皮影手艺么?
传统手艺就是严师出高徒
徽派:您说到的狂,是马派皮影的特点?
马飞:我家这几代人,我爷爷、我二伯父都是性情暴躁的人,伸手就打,我小时候挨过很多次打。这搁现在不行了。现在小孩你要打,人家说“我不干了”。
徽派:说到传承,我们把小演员马默轩也请上来。
马飞:马默轩是我的小侄子。今年15岁。非常有天赋。
徽派:你现在是学皮影为主,怎么上学呢?
马默轩:皮影为主,上学为辅,会请老师来家里教。我不是被逼的,我2011年来合肥,看我伯父正在刻皮影,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回去后我就跟我妈说我要去学皮影,家里人全都反对,说你学那个干吗。后来我执意要学,上到4年级他们没办法了,就把我送来了。我是真心喜欢。
徽派:伯父听到很欣慰吧?
马飞:皮影是一条流水线,制作、音乐、唱腔,他还是非常有天赋的。现在小孩都宠得那么狠,我不敢打他,但如果演出你今天唱错了,对不起,回家来还是得教训。我觉得传统手艺,严师出高徒,这是对的。现在好多传统手艺都后继无人,我去年收了四个徒弟,算是后继有人了,马默轩是马派皮影的第五代,我把我一生的心血全部传给他。马派皮影要想做大做强,打铁必须自身硬。
徽派:走出国门的梦想已经实现了,现在马老师最大的梦想是?
马飞:让传统手艺走进校园,让大家了解什么是传统的手艺。希望能在合肥一二十所学校扎根。我还想在我们社区办个老年皮影社团,让老年人自娱自乐,做皮影对预防老年痴呆相当好。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蒋楠楠/文薛重廉/摄
新闻推荐
省属企业一季度利润位居中部地区第一 省国资委:部分省属企业逆势上扬营业收入实现成倍增长
本报讯4月26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虽受疫情影响,省属企业顶住压力稳住了“基本盘”,一季度利润总额位居...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