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对推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多元化专业化、创新公共法律服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大保障力度提出了具体要求。
《实施意见》提出,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将涉及劳动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药品、教育医疗、环境污染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将援助的经济困难标准提高到本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倍以上,使法律援助覆盖人群逐步拓展至低收入群体。将低收入群体、残疾人、农民工、老年人、青少年、单亲困难母亲等特殊群体和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重点对象。积极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党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行职能、促进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省重大经贸活动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提供法律服务。
《实施意见》要求,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与诉讼服务、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工作对接机制,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建设融入政府公共服务总体布局。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整合进驻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教育、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等职能,集中受理和解决群众法律服务事项,打造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完善省级“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推进与“12345”政府服务热线、“110”报警电话等联动。加快打造集省级“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网站、微信、移动客户端为一体的安徽法律服务网。
《实施意见》提出,将法律援助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各项经费保障。将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促进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常态化、可持续。建立公益性法律服务激励保障机制。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与科技创新手段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智慧法律服务”,推动向移动服务、随身服务、个性服务方向发展,实现法律咨询、事务办理“掌上办”“指尖办”。据《安徽日报》
新闻推荐
本报讯面对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省交通运输联网指挥中心发布高速公路出行指南。很多人关心“五一”期间的免费通...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