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记者来到位于安徽创新馆1号馆的科技成果网上展厅和实景展厅,发现这里不仅“集结”了众多“安徽造”抗疫利器,还集中展示了一批来自抗疫一线的“请战书”“抗疫日记”等,体会到安徽“抗疫”力量的同时,更让人仿佛“穿越”至一线“战场”,令人振奋且动容。“时空胶囊”式隔离转运舱配置“豪华”
在展厅一楼的科技抗疫展区,一台外形酷似电影中“时空胶囊”的机器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是由特医科技(合肥)研发的隔离转运舱。拉开舱门,记者走进舱内发现,不仅外形“吸睛”,机器内部更是“别有洞天”。
一方面,机器内装置了一系列“防疫”设备,包括安装在舱壁上的体温实时检测器、排风消毒器等。“为满足传染性疾病疑似病患在隔离及转运过程中的吸氧、检测、转运途中对外隔离、消毒灭菌等要求,我们在舱内配备了制氧机、心率检测等设备,此外,还可增配呼吸机、监护仪、石墨烯高温灭毒杀菌设备。”工作人员介绍。
据悉,这台隔离转运舱主要用于机场、高铁站、企业园区、办公楼,应用于发热或疑似病例在救护车到来前的临时隔离及转用。同时,在医院、急救中心、诊所,也可应用于病患从救护车到入院前的短时隔离和转用。
“合肥造”智医助理可同时拨打900个电话
一个电话、一句问候、一声随访……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人认识了科大讯飞的“智医助理”。在互联网+大健康展区,展示了此次疫情中安徽诸多“数字”抗疫的产品,其中就包括“明星产品”——科大讯飞研发的智医助理机器人。“抗疫”历程中,这套“安徽造”智能设备在进行基层病历专题分析、筛选潜在人群发挥了巨大作用。一分钟内,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可以同时拨打900个电话,6小时就能够调研20万户居民,大大提高了医务人员等的通知随访效率。
目前,智医助理覆盖了安徽省内的66个区县(1153个乡镇级医疗机构,12753个村级医疗机构)。此外,智医助理还在湖北省防疫指挥部、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大数据资源局、青山区防疫指挥部、北京市丰台方庄社区等30个省市地区运行,总服务人次超过2000万。
多类型消毒机“组团”保障地铁空气
疫情期间,不少公共交通设施进行了运行时间和运行措施上的调整。其中,作为相对较密闭的城市地铁,运行过程中如何保障空气传播的安全,成为许多市民关注的焦点。在此次展会中,由安徽宾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整套“城市地铁空间空气传播防控技术解决系统”,揭开了地铁空气传播防控的“面纱”。
防控从地铁的购票大厅开始介入,工作人员介绍,在大厅内安装的是吊装式射流空气消毒机。这套消毒机,内置了抗菌初效、紫外矩阵、高能离子净化腔,送风则采用静电灭菌和抗菌球形喷口。“球形喷口可以四面送风,底部回风,因为风量大,可以在人员密集区域快速消毒净化。”
在候车区,吊装式射流空气消毒机则安装在距屏蔽门4米处的吊顶上,球形喷口斜角度送风,洁净空气吹向屏蔽门头上沿,形成循环净化气流,保护排队候车人员呼吸安全。
此外,在地铁入口、垂直电梯等区域,皆“对症下药”地安装了净化除菌离子风幕和电梯专用空气消毒机等。这一整套的消毒机“组团”装配,有效地全程守护轨道交通的空气安全。
“抗疫日记”“请战书”现身展厅
战胜疫情,科技助力;医者仁心,不辱使命。疫情期间,安徽省1362名医卫人员曾驰援湖北,全省卫健人员也奋战“疫”线,谱写了一曲曲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乐章。在抗疫医疗技术展区,集中展示的医护人员“抗疫”风采,令人动容。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该展区,由合肥市一院医生于伟伟、周洁,合肥市八院医生唐俊等一批医护工作者在“抗疫”期间的手写日记,集中展出,一页页充满温度的纸张,一行行朴素真挚的文字,仿佛让人“穿越”到了一线“战场”。
同时,一封封被装裱起来,签着名字,按满红手印的支援湖北“请战书”“倡议书”,也让人“零距离”感受医务人员的英勇。由合肥市保健院提供的画着童趣感十足的“武汉加油”“抗疫胜利”漫画的“特殊战袍”,也吸引了众人驻足。此外,一系列大家已耳熟能详,在这次“战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等设备,也在展区内集中展示,模拟还原了“战疫”一线场景。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畅司晨/文 李福凯/图
新闻推荐
“当傍晚降临/总有几个女人,或者老人/在岸边走动/来来回回,问上了岸的人/水里的一些细节”。这是陈荣来诗集《绿色,开始一个...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