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江湾人民公园空气清新,健康步道一路延伸向远方;“三只松鼠”企业里健康标语处处,员工健身房颇受欢迎;长江之歌小区搭起“健康小屋”,可咨询医生可自测健康……在芜湖市弋江区,“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健康共治格局已经形成。
2020年8月24日至8月25日,在经过近两年半时间的全面创建后,弋江区迎来了省级健康促进区的省级验收评估。无论是听取创建情况的汇报会,还是专家分组现场评估,均圆满完成。
现场走访 指点江山
记者了解到,本次验收评估组的15名专家来自安徽省卫健委宣传处、安徽省健康教育所和安庆市健康教育所。
整体的验收评估分为两大部分。8月24日下午,在华邑酒店举行汇报会,播放影汇报片,部门座谈,澛港街道、区政府办、区经信局、区教育局、区卫健委的主要负责人先后发言,就做法、经验等侃侃而谈。8月25日全天,验收组兵分两路,分别前往十里江湾人民公园、安师大附属萃文中学、区检察院、南关小学、华东光电研究院、芜湖市眼科医院和芜湖市中医医院等单位进行实地的考评。
25日的第一站,验收组们来到了十里江湾人民公园,公园沿江修建了蓝色的健康步道,标出了“运动起点线”和步行秘术。整片完备齐全的健身区域已经落成,划船机、太空漫步机、攀爬网等一应俱全,并且“贴心”地标出了锻炼方法和锻炼功能,还能扫码观看健身示范视频。园区负责人表示,健康元素让这张城市名片更加文明、美丽。
随后,验收组又到了“长江之歌”小区,1500米的区内跑道方便居民夜跑,各种健康标识牌随处可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区里建立了健康管理中心,可为住户提供养生咨询、档案管理、血压血糖血脂等身体基础指标的检测、紧急救助等。中心配备了专用体检设备,墙上还张贴了“健康食物”、“健康误区”等宣传画。小区负责人说,这里有家庭医生定期坐诊,后续还会安排健康管理员、运动管理员到小区服务。
之后在弋江区检察院和安师大附属萃文中学,验收组一行也观察到,健康促进倡议书和禁烟标志醒目,检察院大厅播放着健康教育视频,员工健身房和阅览室正常开放;学校门前铺设了一条带有各种健康主题日提醒的步道,教学楼每层均设有多处走道洗手池……健康的元素融入工作、学习、生活的每一处。当天的多条路线,每到一处,验收组一行均点面结合,综合评估内容,细看多问,多次表示认可。
“数”说弋江 健康覆盖
弋江区作为芜湖市第一个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的县区,2018年4月启动工作以来,围绕“健康入万策”的理念,创新机制,总结经验,凝聚各方共识力量,逐步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健康共治格局。今年的5月底,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进行了市级复核,随机抽取医院、学校、机关、企业、社区各2个现场评估。满分990分,弋江区得分973.84分,达到省级健康促进区标准。
2018年创建开始,弋江区就建立了100%覆盖政府机关、社区、学校和企业的健康网络,2018年和2019年的财政相关投入分别为30万元和50万元。弋江区印发了《“将健康融人所有政策”实施方案》,两年间共审查各部门出台的文件30份,补充与修订文件8条。
针对重点健康问题和重点人群,跨部门联合开展了10多个健康行动。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区各单位联防联抗,共同战“疫”;在环境与健康方面,区政府实施背街小巷整治、集贸市场整治等专项行动,市民生活提档升级;在垃圾分类与健康生活方式方面,城管、文体旅、卫生健康等多部门开展生态公益跑活动;在体育与健康方面,国民体质监测站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机融合。
同时,在社会动员方面,区卫健委鼓励和支持芜湖蓝天爱心协会、芜湖心怡人文帮扶中心等社会力量对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在健康产业方面,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目前,全区有14个政府机关(占比67%)、17个社区(占比33%)、12个学校(占比60%)、11家企业(占比20%)和15家医院(占比80%)开展健康场所创建,211个家庭参与第一届“健康家庭”评选,100个达到标准。全区已在三潭公园、十里江湾公园、奥体中心和南瑞湖公园打造了4个健康主题公园和4条健康步道。
据统计,弋江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为78.8%。2019年全区PM2.5平均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居全市国控站点第一。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均达到100%。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设立食药分类分级电子监管台账3784户。
弋江区还在全市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完成农村改厕2031座,新建公厕18座,全市首座第三代公厕在弋江区投入使用。持续推进大绿化工程,提升公园绿地和街头游园绿化美化水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53平方米。完成区国民体质监测站建设,新增十里江湾公园人行步道5.6公里。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45张。
各项政策的健康融入有了良好效果,去年12月份的调查显示,弋江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2018年的25.4%提高到2019年的32.71%;成人吸烟率为17.29%,较2018年降低19%。另外,2019年弋江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为35.9%,高于全省水平1.5%,较2018年提高2%。学生体质达到教育部标准合格以上的比例达95.2%。
五大优势、五手亮点
在创建过程中,弋江区充分挖掘了“高新区企业”、“高教园区”、“绿色长廊”、“体育场馆”及驻区医院的五大优势,逐步形成了“拉手企业、携手高校、牵手医院、握手滨江、联手体育”的“五手”创建亮点。
一是“拉手企业”形成“瀑布效应”。例如,高新区的明星级企业“三只松鼠”特别重视员工的身心健康和人文环境建设,为员工专门设置了健身房和阅读空间。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企业让人们的追求从吃饱变成吃好,再变成吃出健康。
二是,“携手高校”形成“蝴蝶效应”。例如:安师大在大学生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控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经验和模式,得到国家肯定。
三是“牵手医院”形成“滚动效应”。2019年芜湖海螺医院联合区卫健委启动“弋江爱肺计划”,免费为全区1000多40岁至70岁人群开展肺癌筛查;芜湖市眼科医院免费为辖区26所中小学49553名学生开展视力筛查。
四是“握手滨江”形成“绿色效应”。2019年,建设了十里江湾健康主题公园,沿途增加了健康素养元素和健身设施,已成为人们到芜湖旅游的必到之地。
五是“联手体育”形成“霍桑效应”。弋江区作为芜湖市体育文化中心,常年举办国家级和省级的体育赛事和大型活动,比如,2019年全国青年(U20)田径锦标赛在奥体举行,芜湖长三角峰会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下一步,弋江区将建立健全健康促进长效机制,全面总结疫情防控中的经验做法,发挥健康专家委员会的重要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跨部门联动、健康政策审查制度和与高校的互动制度。今后工作中,将结合常态化防控,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健康场所创建成果和范围。同时,按照国家级健康促进区的标准增加各类健康场所数量,以期健康促进活动覆盖更多受众。在目前的健康传播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传播形式,力争打造1-2个健康促进优秀实践基地和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健康讲堂(讲坛)。
弋江区在今后的卫生健康工作中将秉承“大健康、大卫生”理念,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积极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结合区情有步骤的实施健康知识普及、控烟、心理健康促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癌症防治等项目,切实改善和保障人民健康供给。
记者 程茜 文汪武 摄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市司法行政系统主动转变服务方式,从方便群众角度出发,利用“12348安徽法网”,将司法行政职能有效整合,转移传统服务...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