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建设制造强省,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8月26日,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联合制定印发了《2020年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细则将支持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精品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领域,支持本土企业从事电子信息、软件和大数据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并强化了金融和土地要素支撑以及税收优惠。与去年相比,记者注意到,新细则在奖补数额上更为明确。
单个企业最高奖补不超过1000万元
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精品制造是今年政策关注的重点领域。
其中,高端制造涉及:工业强基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补助,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贴息,补助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示范应用,支持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项目等;智能制造涉及:奖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企业,奖补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奖补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的企业,奖补工业机器人购置;精品制造涉及:奖补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示范企业,奖补安徽工业精品、安徽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奖补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质量标杆企业、中国质量奖、中国工业大奖、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等。
根据细则,单个企业最高奖补不超过1000万元。另外,单个企业最高可叠加享受除项目奖补外的3个称号类奖补;对皖北三市、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符合条件的项目,奖补资金补助金额上浮20%;单个企业最高奖补不超过1000万元;制造强省政策奖补资金及项目与“三重一创”、科技创新、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机器人产业、数字经济、集成电路等政策资金及项目实行统筹。
新细则在奖补数额上更为明确
对比之前政策,今年政策扶持项目共9大类45项,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系新增大类。该类别对实施技术改造的制造业企业来说是利好消息,根据细则,“实施技改的制造业企业项目完工且经项目核准或备案部门验收合格后3年内,鼓励市、县政府按照招商引资政策依法落实税收优惠。”
另外,新细则在奖补数额上更为明确。以补贴首批次新材料应用保险保费为例,往年细则支持方式是:根据项目申报情况,按年度保费80%比例进行补助。而今年,细则要求:对省内企业投保首批次新材料产品推广应用综合险的,按年度保费的80%给予补贴,补贴时限为1年。每个企业每年保费补贴最高300万元;申请奖补、保险补贴的新材料产品应由用户单位直接购买使用,购买单位为关联企业或贸易商的不得提出奖补申请。
企业若违规申报将被列入信用“黑名单”
据了解,安徽在2017年出台了《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并通过制定发布《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实施细则》,明确了项目申报条件和材料、审核程序及监督管理。另外,还按照国家“一个专项资金、一个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发布《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做到“资金使用到哪里,制度规范跟进到哪里”。
记者从省经信厅获悉,仅2017年,安徽用于支持制造强省建设的资金总额达25亿元,近1900户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真金白银的扶持是对企业创新发展最大的鼓励,企业获取奖补也需凭借真实能力。今年政策申报条件中明确指出:自2018年1月1日以来,在生产经营中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和存在严重产品质量等问题,以及单位或法定代表人被纳入严重失信“黑名单”的企业和项目,不得申报资金奖补。
“一旦发现企业涉及弄虚作假骗取奖补资金,截留、挪用、转移或侵占奖补资金,擅自改变承诺实施事项等行为,省经信厅将视情责令限期整改、停止拨付资金、收回已拨付的资金。”据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涉及违规行为的项目单位及中介机构将列入信用信息“黑名单”,取消其三年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负责的所有财政资金申报资格,同时按规定对项目单位和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乐天茵子 实习生 许晴)
新闻推荐
近日,笔者从老年大学新校区(老干部活动分中心)建设项目联合工作组了解到,该项目已取得由安徽省建设行业质量与安全协会授...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