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陶伟) 12月1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今年11月底,安徽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580.38万户,其中企业165.84万户,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了110.34%和155.59%。
“十三五”期间,一组数据诠释了安徽的市场准入环境,市场准入便利化巨大变化。“五十七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全面推行,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全面实现,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目录由60类压减至10类,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从194项压减到137项,成为长三角审批事项最少省份。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中,2016年至2019年,全省市场主体户数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安徽的企业开办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一日办结”,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大幅简化,“证照分离”改革深入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在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招投标、银行开户等多场景下实现应用。“预约办、掌上办、网上办、寄递办”步入常态。
与此同时,十三五期间,全省12315累计接处消费投诉举报咨询200多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近5亿元,全省4A级以上景区全部建立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农产品和食品抽检量提前达到国家要求的4批次/千人目标,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5.19万件。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得到有力保障,省级药品、医疗器械抽检合格率分别达99%和94%;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和每万户市场主体注册商标拥有量分别达到14.1件和1489.1件,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229.44%和110.62%;全省有效发明专利和注册商标总量分别达到8.99万件和76.60万件,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244.87%和293.67%。
新闻推荐
本报讯9868家进口冷链食品企业全部注册上线,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580.38万户……12月15日上午,“美好安徽‘十三五’...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