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齐靓丽的新城关
镇长沈纪兵在平涧一级路开工现场表态发言。
各村社区支部书记主任述职汇报换届后的工作。
党委书记张忍波给县委政府半年巡查的各级领导介绍城市建设情况。
通讯员 王广哲
2015年,在汉阴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汉阴城关镇以“生态立镇、城镇靓镇、经济强镇、文化兴镇”为发展目标,紧紧围绕省、市、县工作的要求和部署,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目标任务,狠抓党建工作,经济发展、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民生保障环境治理,社会创新管理等工作,自加压力求创新,团结务实保稳定,加快发展步伐,超额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变中突破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保增长、争一流”。按照年初定下的目标要求,汉阴县城关镇从实际出发,强基础扬优势、调结构谋发展。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均超计划完成,均超额完成任务的13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1亿;财政收入完成859.9万元,同比增长35%;招商引资3.66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40.7%。债务化解411万元,完成任务的411%。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11000元,同比增长15%……
跳动的数字背后,是汉阴城关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托基础农业、页岩矿产资源,大力招商引资,筑巢引凤,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至2015年底,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9家,全镇年实现工业企业总产值突破37亿元,工业发展后劲强劲有力。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以循环经济为理念,以项目为支撑,转变生产方式,形成了以“月河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为中心的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新格局,示范园区已发展到14处,总面积达到5010亩。
同时,深入挖掘利用城关区位优势,全力促进三产发展转型升级,加强食品监督,城南美食城、农贸市场开市,积极打造汉阴小吃品牌特色,加快五一、龙岭、大兴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生态旅游产业规模,巩固省级生态镇创建成果,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比重逐步发展壮大。
民生保障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是民生之要,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条件。按照“全域规划、整体提升、城乡对接”的原则,2015年汉阴县城关镇加快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让城市的公用事业向农村延伸,加快实现城乡生活设施和生活方式一体化,农民“就地城镇化”,服务社区化,生活市民化。
全年投入64万元用于村组道路修善绿化养护,日常养道工人20名,全年完成排险40处,清道沟8000米,清理塌方600立方、抢修道路30处,安装减速带25处100余米,安装广角镜5面,警示牌12块,制作交通安全条幅30条,完成道路绿化50余公里,有效地改善村组道路通行条件。高标准城镇规划与高目标建设管理,精心编制了3个村建设规划,对10个村规划进行修编。办理“一书两证”94户,解决建房遗留问题40户,查处乱占滥建违规建房13起。
全面开展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解决“空巢老人”养老困境,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8个,老人参加活动6000余人次,2015年被评为省老体协示范镇。而以中坝村为试点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对全镇9个重点村生活垃圾清运实行市场化运作新模式,建立切实可行的长效保洁机制。通过推进卫生示范单位(村)、园林示范村的创建、无烟单位的创建、门前卫生责任挂牌、签订文明承诺书和检查评比等有效手段,建全考核制度,严格兑现考核奖惩,城乡环境持续有效改善,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生态镇。
重点项目建设遍地开花结果
因势利导,筑巢引凤。今年,汉阴县全县20个重点项目10件实事在汉阴城关镇顺利实施。全镇干群同舟共济,环境保障协调推进,全力完成完成规上工业产值345000万元,完成任务的102%。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户,为晶德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和众泰实业有限公司。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300万元,完成任务的128.8%。
稳步推进扶贫搬迁及“双万帮困”工作,***成效显著。建成林下养鸡场2个牛羊养殖场5个,对口扶持资金301万元,实现全年脱贫人口39户142人。组织抓好102名贫困生“雨露计划”技能培训,全年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达6000人次。全镇机关干部120人共计帮困239户,帮扶物资5.2万余元,帮扶资金4.3万元。全面完成了2015—2020年陕南避灾扶贫搬迁调查摸底工作,完成陕南避灾扶贫搬迁安置175户,完成目标任务的100%。
同时启动西坛棚户区改造、滨河南路西延征地、双星5组开发拆迁安置、阳安铁路二线建设、316国道平涧路改造、月河物流园区建设、城西物流、水务集团、元阳光伏农业项目建设等一批民生、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完成重点项目征地共计约1028.28亩,厂房民房拆迁11700㎡,拆迁树木550株,迁坟134棺,完成土地流转500余亩、5个安置点的图纸设计规划评审。
创新社会管理促进人民福祉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2015年以来,汉阴县城关镇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执行村财村用镇监管制度,强化政府债务监管,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有序整合学校资源,不断提高计生服务水平,坚持不懈认真抓好平安建设,加强食品、药品、交通、消防及公共安全监督管理,维护了全镇社会大局稳定。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目标控制在5%。以内,实际自然增长率为4.51%。,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7%。
加快便民服务大厅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形象,方便群众办事,全年便民服务大厅共受理办结各类事项5915件,办结率100%。社会管理创新发展,镇村便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信访量逐年减少,安全生产警钟长鸣,群众的满意率逐步提升,社会治安满意率自查达到94%以上,全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51件,同比下降4%,调处结案238件,结案率96%。全年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6次,季度检查4次,发放宣传用品2万个,宣传册1万余份,落实一岗双责,全年无较大安全事故发生。2015年7月全市“三调联动”工作现场会在汉阴县城关镇三元村召开,三元村被列为省市“三调联动”工作示范村。
抓党建强服务促发展
2015年以来,汉阴县城关镇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抓重点、求实效,攻难点、求突破,增亮点、求特色”的思路,以农村“升级晋档”、农民增收为主线,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和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积极开展党代表视察例会、党委成员讲党课、党组织书记及党委成员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党员干部和农村党员积分制试点、社区、非公企业评星定级活动,有效地提升了镇村干部新常态下的综合执政能力,为城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抓队伍建设,引导提升全镇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实事求是,改进工作作风,在真抓实干推动发展上见实效;抓道德建设,提升道德思想水准,在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上见行动;抓理论学习,不断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政府公信力、制度约束力和干部执行力;抓加强党风廉政和干部作风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环境。
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和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推荐评先宣传活动,推荐的李传文、李正银、吴大刚、邱刚英、康厚宣5人分别荣获全国农家书屋先进、陕西省道德模、中国好人、陕西好人、安康市好人等。中省市媒体大力宣传其感人事迹,并通过道德讲堂、村组会、文艺演出等载体广泛传播,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形成做好事、当好人的良好社会风气。全年开展“道德讲堂”、文明创建、“六五”普法“六进”普法宣传、文化活动进村社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50余场次,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积极创新开展“点亮微心愿、传递正能量”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在职党员进社区,点亮群众“微心愿”,搭建党群联系服务新平台,营造了“党员在社区、服务在社区、奉献在社区”的良好氛围。其中镇南街、新城志愿服务工作站在全市志愿服务现场会上作为参观示范点进行推广。
新闻推荐
——汉阴县涧池镇重点镇建设掠影
汉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汉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