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扶贫撬动汉阴亿元信贷资金
本报讯(通讯员 黄舟山 陈平星 王拓)4月8日,汉阴县金融扶贫战略合作签订仪式举行,本次金融扶贫战略框架协议签约成功撬动金融扶贫贴息资金1亿元,额度大、覆盖面广,在该县金融扶贫历史上前所未有,意义重大,必将有效缓解该县贫困村、贫困户的资金需求,破解长期困扰我县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和扶贫搬迁的难题。
该县将加强金融扶贫贷款的管理工作,县扶贫局、农商银行对在册贫困对象,申请贷款项目,贷款额度,贷款贴息等进行严格审核,县财政、审计部门加强金融扶贫贷款及贴息资金的监管和审计。
汉滨地税为脱贫攻坚村送去致富“种子”
本报讯(通讯员 陈荣斌)一年之计在于春,正值春播育苗的大好时节。3月29日,汉滨区地税局脱贫攻坚工作队前往大河镇伍河村、同心村,与村两委会和产业大户座谈交流共商脱贫致富发展大计。
该局筹措5万余元作为产业发展帮扶资金用于包抓村项目投资扶持和贫困户籽种、化肥和农药补助,使他们抓住春播有利时节,及时播下致富的种子。工作队还在“第一书记”带领下走访慰问了居住偏远、家中无劳动力和家庭状况较差的“连心户”,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表达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宁陕被省信用联社确定为“金融扶贫示范县”
本报讯(通讯员 许鹏)扶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宁陕县积极探索“金融扶贫宁陕模式”,以“脱贫贷”全力促推***。日前已被省信用联社确定为“金融扶贫示范县”。
该县制定了“脱贫贷”管理办法,明确由县信用联社向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在册的有发展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户,按金融扶贫攻坚“5321”的原则发放贷款,用于产业发展。采取贫困户本人自愿申请、所属村组及驻村工作队签注意见、镇政府审查、县扶贫局审定、信用社按册发放贷款转入贫困户结算账户或“一卡通”、借款贫困户到期归还贷款本息的流程管理。截至目前,该县已为首批授信的332户贫困户集中审核发放贷款1400万元。
旬阳农商银行放贷13亿元繁荣实体经济
本报讯(通讯员 杨才文)2016年,旬阳农商银行按照“做优金融产品、做实金融服务、做牢风险防范、做大业务规模、做强品牌形象”工作总要求,紧扣“六个持续”,咬定目标任务,加快工作节奏,一季度累放贷款12.9亿元。
该行以“支农、支小、支实”为主线,全力做好农户(社区居民)、个体工商户、公职人员、劳务经济大户和中小企业的评级授信年审工作,推动建档“增户”,授信“增度”,授信面90%以上,授信总额达112亿元。推行贷款精准营销和精细管理,大力推广“惠农贷”、“安居贷”、“工薪贷”、“创业贷”和“政银信贷通”等信贷产品,优化信贷结构,贷款余额达75亿元,占县域市场份额的65%。
平利地税 “互联网+手机报”开启税宣新模式
本报讯(通讯员 朱燕杰)平利地税积极创新宣传模式,打破“标语、传单、横幅、咨询台”的传统宣传模式,以“小切口、大平台、形式新、传播快”的互联网+宣传模式,打造一个与纳税人之间增进了解、沟通情感、传递诉求、展示风采的税宣新模式。
该模式对税收动态、新政新规和纳税人关注的热点难点等问题,以e信+手机报和短信的形式,针对辖区内的纳税人和相关部门进行全网发送,定期更新,让纳税人及时了解各类办税事项和最新政策,让社会各界都能了解税务部门工作动态,充分彰显部门形象。
新闻推荐
通讯员黄舟山牛伟成到目前,汉阴县有6.38万贫困人口,如何让这些贫困人口顺利脱贫,该县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脱贫核心,因地制宜,挖掘优势,有效保障困难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双乳镇江河村,40个食用菌大棚...
汉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汉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