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下半年,市民政部门将根据省上的统一部署,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实现农村低保与扶贫标准的有效衔接。按低保审核审批程序,把没有劳动能力或暂时无法通过扶贫开发脱贫的贫困人口,按程序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切实做到兜底保障。对接受扶贫开发项目取得收入尚不稳定,但已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低保家庭,落实好“渐退帮扶”政策,通过提供一年时间的过渡期保障,为其彻底脱贫提供有力支撑。
在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方面,市上将落实资金、执行新的救助标准。对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实施门诊救助,大幅提升住院救助标准。对特困供养人员住院实行全额救助,对低保对象合规费用按70%比例救助,年度累计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4.5万元;取消低收入家庭救助门槛,按50%比例救助,年度封顶线由2万元提高到3.2万元;降低因病致贫家庭救助门槛,按30%比例救助,年度封顶线为2万元。对重点救助对象住院医疗费用经住院医疗救助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后,个人自负部分超过当地上年度人均住院医疗费用的,给予一次性2000元的全费用定额医疗救助。对救助对象中14周岁以下(含14周岁)的未成年人,救助比例上浮10%。
同时,市民政部门将按照18周岁以下100元·人/月、18周岁以上60元·人/月的标准,对一、二级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按一级残疾人120元·人/月、二级残疾人80元·人/月发放,切实提高残疾人生活保障水平。
李天民介绍,市民政部门将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地生根。在镇(办)和县级民政部门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建立救助申请绿色通道;在基层干部和社区群众中建立主动发现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和救助因各种原因生活陷入困境的困难家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郭飒罗纪旬)2015年12月30日,市双创办、市体育局在市中医医院联合举办中心城市“健康与运动”专题培训会。邀请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司玉灿作“科学健身方法促进身心健康”专题讲座。司...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