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 旬阳新闻 镇坪新闻 平利新闻 岚皋新闻 紫阳新闻 宁陕新闻 石泉新闻 汉阴新闻 白河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安康市 > 安康新闻 > 正文

传统和传承: “百人百味”的安康蒸面

来源:经济特刊 2016-08-08 22:06   https://www.yybnet.net/

“安康吃货”第六十期——

安康蒸面各家有各家的口味,各家有各家的食客,所谓“百人百味”。

但对于老字号蒸面而言却有着共同点,首当其冲的就是有人情味,或许是渗透着传统和传承的精神,到老字号吃蒸面,蒸面不再只是一种食物,来时一个笑脸、走时一声招呼,自然而亲切;

其次就是轻利重义,安康有句老话叫“人不争食眼争食”,老字号的份量稳定,不会见客发货,欺生宰客,除了份量,在调货上也是根据你的喜好,从不吝啬,比如油泼辣子,只要你能吃辣,绝对让你吃过瘾。

其三就是味道一成不变,多年的积累造就了稳定的手艺,什么时候去吃都是那熟悉的味道。

盘点安康城内有历史、有传承的老字号蒸面。

翁老三蒸面(静宁南路)

翁老三蒸面,翁家老太太84年开始带着几个儿子做蒸面,翁老三从88年开始在解放路自己摆摊子直到92年搬到现在的位置上。一晃32年,人老两代人传承。

如今翁家几兄弟各有各的蒸面店铺,各有各的一片天地。翁老三算是城里名气最大的翁家蒸面。

除了改造店面、提升硬件条件外,还带徒弟传授翁家蒸面的精髓,如今城里有四家打着翁老三招牌的加盟店。

蒸面这东西,技术好学、窍门难懂,所以师傅也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老食客们还是会到正宗的老店去吃。

翁老三的蒸面,芥末、辣子往面上一浇,地道安康味。

马老二蒸面(土地楼巷内)

马老二蒸面,掌柜的叫马玉林,2001年从一个铁饭碗单位辞职自行研究蒸面制作工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味重要调料——大壳壳辣子。

马玉林更愿意把他的蒸面叫“马老二蒸面”,招牌的名气远大于自己的真实姓名。

说起土地楼,很多不住在附近安康人都不多知道,知道的也不一定去过。

但这条窄窄的巷子自从有了“马老二蒸面”,人们总是把土地楼和马老二联系在一起,每天清晨、上午,走进这条巷子的,多数是去吃蒸面的。

“马老二蒸面”现在搬到原来对面的房子里,儿子帮忙蒸蒸面,继承着传统蒸面的工艺。

同时城里近年来新开的几家生意不错的蒸面摊子像水西门向西城墙边上的“蒸面李”、“哲兵蒸面”、朝阳门外的“来一盘蒸面”、大北街口的“马娜蒸面”都是从马老二这里学成出师的。

马家蒸面(北正街11号)

马家蒸面,标准的家庭蒸面摊子,自家的门前摆摊子、自家的偏厦子蒸蒸面,夫妻两个一个蒸蒸面、一个切抓调。

马安玉,93年开始在北正街街口摆蒸面摊子,东关改造时搬到自家房子前继续生意,已有20多年历史。

切蒸面的大刀是标准的安康传统蒸面专用刀。装蒸面的茶盘儿是70、80后很熟悉的家庭物件。芥末是安康蒸面的传统标配。

马家蒸面有老安康街坊四邻的亲切感,吃着谝着听着笑着,感受着生活的平凡和其中的乐趣。  吃在安康

酒品泸康

销售热线:3212493  特约撰稿人:安康土著

品牌支持

特别鸣谢

市商务局

市食药局

汉滨区食药局

“安康吃货”欢迎您一起品鉴美食

“安康吃货”QQ群:173142093

“安康吃货”网络报名:www.akxw.cn/s/akch/

城乡经济特刊微信:akjjtk163

吃在安康 酒品泸康

销售热线:3212493

新闻推荐

赵承钜篆刻艺术鉴赏邮折《雕琢年华》在全省发行

本报讯(通讯员张琦)随着猴年一系列纪念币、纪念钞以及猴年生肖邮票的发行,近日,安康籍省内著名集邮书画篆刻家赵承钜的“丙申大吉”及“十二生肖”等21枚篆刻、肖形印汇集的《雕琢年华》邮折在全省发...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传统和传承: “百人百味”的安康蒸面)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