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赖家斌)“两学一做”关键在做。汉滨区信用联社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从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深入贯彻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省银监局关于开展“双基联动”工作的意见,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服务新路径,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发展普惠金融,助力***,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找到了好路子。
“双基联动”是指基层涉农银行业机构与村级组织之间的深度合作,目的是缓解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农村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服务不充分,从而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增加涉农信贷投放,提高金融扶贫精准度和力度,更好的发挥村级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作用,该联社自5月底在全区金融机构中率先启动“双基联动”工作以来,建立“信用社+村两委+农户”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既发挥村两委在信息、管理等方面优势,又延伸基层信用社服务半径,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高度重视,强化基础。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近几年来,区信用联社不断加大投入,实施普惠金融,先后代理发放惠民补贴卡134686张、社保IC卡211565张,真正成为居民群众自己的银行;在全区镇办布放自动存取一体机72台,大力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金融服务;同时,在495个行政村、社区安装助农POS机和E终端557 台,建成基层金融服务便民点557个,实现自助服务镇镇通、助农服务村村通。区信用联社借助现有平台,整合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和金融服务便民点资源,延伸服务功能,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汉滨区信用联社“双基联动”工作实施方案》,形成联社班子成员抓总负责,业务部门牵头组织,各信用社全力推进的“双基联动”建设工作机制,确保此项工作在全区迅速启动、层层落实、有力推进。
明确职责,优势互补。该联社加强与党政、银监部门的汇报沟通,横向联动,成立“双基联动”共建工作小组,确定专门联络人员,落实政府、信用社、村委会、农户“四位一体”工作机制,推动“四双”工作落实,即“双签”:与全区495个行政村(社区)逐一签订《金融服务“双基联动”合作协议》,明确村两委权责,发挥“五员”(宣传员、信息员、准信贷员、监督员、催收员)作用,定期向信用社提供辖区内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贷款需求情况,及时介绍有借款需求的经济组织、农户及贫困户,全程参与贷前调查及贷后管理;“双派”:信用社配备一名客户经理担任专职联络员、村两委配备一名村干部和一名群众担任兼职联络员,建立“双基联动”工作站,实行工作流程、联系方式、职责制度“三上墙”,定时、定点、定人办理贷款咨询、预约、申请、受理和“存、取、查、转”等基础金融服务,下沉服务重心,实现无缝对接;“双评”:共同开展建档、评级和授信工作,建立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劳动技能、资产构成、生产生活、就业就学状况等内容的农村客户经济信用档案,实行“一户一档”,统一联网、集中管理;“双控”:按照协议,通过发挥基层组织在信贷管理活动中的行政优势,协助基层信用社对贷款资金进行监督,督促借款客户按期归还贷款本息,共同控制信贷风险。在开展信贷支农工作的同时,做好信贷需求引导、存款资金组织、金融知识宣传、逾期贷款清收、电子银行业务推广等工作,对该村不良贷款率、农户结息面、“三收”(收存、收贷、收息)资金回笼率进行考核,提升或降低协议村组授信等级和贷款权限,调动村两委工作积极性。
稳步推进,共促发展。“双基联动”开展以来,受到村级组织和广大群众的好评,取得了初步成效。开展普惠金融取得重要进展,强化了村级便民服务功能,真正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大了支农贷款投放,目前,全区信用社共评定农户信用等级145345户,授信1232530万元,累计发放涉农贷款213208万元,净投放57593万元,涉农贷款增速高出其他贷款0.8个百分点;提高了金融扶贫精准度,前六个月,全区信用社对全区477个村48829户贫困农户进行了建档立卡,授信33264户145425万元,其中对今年脱贫摘帽的45村6409 户贫困户全部进行了建档评级,授信4680户20290万元,目前全区信用社已发放扶贫贷款4167户19316万元,信贷投放更加精准,超额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扶贫小额贷款投放任务;四是有效推动了基层组织提升年活动,通过“双基联动”,加强了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和制度建设,强化了干部管理,特别是村两委服务人民群众有载体、有抓手,群众看得着、感受得到,村级组织的服务能力得到提升,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省信用联社安康办事处
十县(区)农村信用联社
安康日报社
“信合杯”有奖征文
联办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张涛胡小刚)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近日,矗立在安康学院南校区内的一座燃煤锅炉被拆除。至此,汉滨区已拆除了35座这样的燃煤锅炉。据了解,2015年汉滨区划定了安康中心城区禁煤区和限煤区范围,制...
安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