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周伟
近日,细心的安康市民会发现,中心城市的公交车港湾“鸠占鹊巢”的现象减少了,市民上公交“奔跑吧兄弟”很少上演了,公交车上的商业广告变少了……这些点滴的变化得益于市人大常委会对中心城市公交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有力监督,更倾注着常委会组成人员对群众出行难的深深关切之情。
谋划议题听民声
城市公共交通是事关群众出行的民生工程,也是事关安康发展的形象工程。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规模扩张、机动车辆的急剧增加,群众出行需求与交通“肠梗阻”矛盾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了公交出行,也使得加快发展安康公交的呼声越来越多。
“公交港湾为何不启用,造成车辆人流更加拥堵……”
“四路公交车司机辱骂老年人……”
“奇怪的安恒专线31路公交车……”
2015年以来,5名市人大代表先后提出的关于发展安康公交的建议,以及“市长信箱”、市政府网站几十封反映城区公交问题的上访信引起了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关注。
群众的呼声和诉求便是人大监督的方向和重点。2016年市人大常委会果断将公交工作纳入监督视野,决定对中心城市公交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开展专题询问。
立体式调研察民情
开展专题询问,看似简单,却有大量繁杂的准备工作要做。负责此项议题的市人大常委会建环工委工作人员明白,只有摸清家底、摸透实情,才能找准问题、有的放矢。经过多次商议,反复讨论修改,2016年3月17日,《中心城市公交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专题询问实施方案》出炉,明确了专题询问工作将分3个阶段历时110天,为了让更多市民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市级新闻媒体全程参与跟踪此项工作。“关于公交那些事,大家都说出来,人大将专题询问,征集公众对公交意见建议啦!”3月19日,《安康日报》、安康电视台、安康广播电台、市政府网站四大市级媒体相继发布了市人大向市民征集意见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每人至少选择5条以上线路亲自体验乘坐公交车,要综合运用听、看、问、访、查等多种方式,充分了解市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为专题询问取得实效提供第一手资料。”3月23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凯庆在专题询问工作动员会上,给所有视察调研人员留了一道“必答题”。
动员会后,视察调研组人员就马不停蹄地忙活开了。从走访职能部门到深入企业座谈,亲自乘坐体验到街头调查问卷,从本省考察到赴外地取经,从分散调研到集中视察……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第一手资料,视察调研组的人员真是“蛮拼的”。(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董良军)由于当前气候干燥、高温少雨,正值胡蜂活动频繁期,极易发生蜇人伤亡事件,给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市政府日前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区和相关部门要站在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高度...
安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