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官卫国/文图
菜花末了稻谷香。十月一日,汉阴漩涡凤堰的堰坪村仍然是一派秋收秋种的景象。金秋的田园,景色宜人。但沉甸甸的稻穗,并不张扬它的饱满和成熟,任由谷草疯涨,遮挡所有的分量。农舍点染在田间地头,伴着稼禾的芬芳,依着青山祥雾,守护着季节的生灵,激荡不息。晨曦唱着山歌,天边弥漫着田野,载着金秋去远航。
秦岭以南,巴山怀抱。汉水在这里因独有的高压气流形成的暖湿气流所产生的水雾和负氧离子遨游在这块土地上,云蒸霞蔚,雨量充沛。山峦逶迤,梯田缠绕,层层叠叠。勤劳的乡民把这里装点得菜花黄、稻谷香、歌声甜、茗茶赛琼浆。春花,夏田,秋谷,冬雪,给这里带来别样风情,是旅游观光、风景摄影、人文纪实、文学创作的极好去处。
打谷子喝打谷酒风俗在这里依然延续。现代农业有了收割机、脱粒机,所以,打谷子仍用传统式拌桶就成为一种稀奇,显得十分珍贵,勾起许多乡愁。打拌桶玩的是一种技法,花样繁多。村民告诉笔者,拌桶打谷花样很多,有凤凰起翅、闪翅,老牛蹭痒、老鼠叩牙、山羊点头、画眉跳架、朝天一柱香和蝴蝶伴舞等等,侧身,谷把子如扇子,双手一张一合,一紧一松,一上一下,平竖结合,营造一种节奏感,形成一种韵律,轻松自如,挥洒如歌。讲究的是手眼身法步的协调,活路在手上,效果在桶里,心思聚着不抛撒,达到颗粒归仓、汗不白流、身不沾泥的最高境界。村民说今年谷子诈秤年成好,一会会儿就是两箩筐。
多年不见的打谷子,给人很多回忆与启迪。在这几百年前的崇山峻岭里,哪有稻谷可言。勤劳朴实的汉阴先民硬是把湘楚农耕文化带到这里,竟在这千米海拔上修起了梯田,祖祖辈辈不屈不挠,形成了今天的奇观,怎能不让人钦佩呢!
打谷子是一种精神,一种传承,一种风采,彰显的是无穷无尽的人文品格和生生不息的岁月赞歌与一个民族的伟大根源。为他们喝彩,为他们讴歌吧!
拌桶响起来,唱响秋的恋歌……
“生态安康·秀水之歌”
——摄影暨美文大赛参赛作品展
美丽的凤堰
安康市水利局、安康日报社《汉江晨刊》联合举办“生态安康·秀水之歌”摄影暨美文大赛,向社会各界征稿。参赛作品请发至1739108259@qq.com信箱,作者请发附件并留下联系电话和地址,否则稿件无法采用。如图片数量多,请压缩打包发送。谢谢合作!(策划:吴平 组稿:唐大明 卜一兵)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迁伟)近日,安康市一位退休老领导就即将颁布实施的《安康市物业管理实施办法》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进,给市长信箱写了一封建议信。该信在网络上传播后引起广泛热议,好评如潮。网友@心灵:感...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