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对一般问题下发整改建议书全程督促整改,对贪污腐败等重大违纪问题发挥纪检监察工作职能严肃查处,同时移交公安、司法等部门依法处理,再将规范的审计结果报告及相关处理意见文书及时送达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集体研究,并作为行政决策的重要参考。
至2016年初,高新区监察审计局已对全区30个村的财务收支进行了“两轮”审计,4年来累计下发村级财务《审计通知书》51份,出具审计结论51份、综合报告3份、审计处理决定5份。累积审计金额1.5亿元,收缴各类违纪违规资金200多万元,给予党纪处分6人,诫勉谈话17人。
该制度推行时,罗家梁村是第一个加入的,几年下来受益也是最大的。“现在村上只设一个集体账户,及时对账、接受审计和监督,每个季度、半年、年终都要将财务收支情况张榜公布,所有程序公开、透明,群众清楚了,干部清白了,啥事情都好办。”周强说现在村干部在群众中威信很高,项目建设涉及的2500亩土地全部征收到位,拆迁上仅剩1户, 27个大小项目已顺利落地建设。
占地160余亩的安康高新国际中学,从2012年征地建设到2013年秋季招生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为什么能创造这样的“高新速度”?高新区社区管理局村财局管结算中心主任郑赟昀告诉记者,村上财务透明了,群众信得过干部,村组干部介入征地拆迁,自始至终未发生一起阻工和群体上访事件,这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
正是有了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大环境,高新区的政治生态、投资环境才由表及里得以洗礼和升华。“十二五”期间,高新区年度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以上。
此前居高不下的上访率到2012年也有所缓和,2013年实现越级零上访,2014至2015年,高新区连续两年被省市评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在全国范围来看,安康高新区的行政建制相当特殊,由管委会直接对村,没有镇一级行政部门对村级财务进行管理,极易滋生各种矛盾和问题,“村财局管统审”制度可谓是应对的良方,为全市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打通了“最后一公里”。从市审计局在高新区召开审计现场会向全市推介村财局管统审工作经验,到省审计厅和国家审计署到高新区总结审计工作经验,高新区村财局管统审频繁出现在审计系统的文件和会议上,为村财审计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本。
前不久,全市建立了村级财务审计指导办公室,预计在2017年5月底前完成对全市140个镇2500个村的首轮村级财务收支审计,一场由高新区引发的审计革命正在全市铺展。
记者手记:实地采访中,记者除了体会到安康高新区求新求变、主动化解村财管理这类具体问题的思变意识,从所有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面貌中,还强烈感受到省委“三项机制”和市委《实施意见》正在高新区落地生根,一个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正在形成,具备国际眼光和前瞻视野的高新区,正用过硬的执行力、创新力、竞争力助推秦巴地区跨越腾飞。
新闻推荐
让群众明白 还干部“清白” ——高新区以“村财局管统审”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调查
——高新区以“村财局管统审”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调查
安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