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斐 通讯员 汪银春
白河县构朳镇家朳村的老党员张绪宝,一家7口人,两个儿子都是盲人,儿媳腿脚不便,老伴患气管炎常年吃药,两个孙子才刚上小学,家里只能靠几亩薄地勉强维持生计。前两天,村支书杨贵平送来了600根育种木棒和100多斤麻种,扶持他种植天麻。杨贵平给他算了笔账,好好干上两年,收入大概有五六万元钱,可以有效地解决贫困问题。
安康市白河县自然条件恶劣,属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旱涝灾害多”是它的真实写照。构朳镇家朳村党支部书记杨贵平,一直在思索如何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但苦于没有合适的门路。
2012年,杨贵平参加全省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会,恰巧遇见宁陕县丰富镇的一位天麻种植大户。老杨早就听说天麻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很高,这次又了解到天麻正适合在家乡阴凉湿润的林地和荒山种植,这下子高兴坏了,开完会连家也顾不上回,直接到宁陕去考察种植天麻。
头一年,由于技术不过关,杨贵平试种天麻没有成功。
老杨不气馁,第二年,联合兄弟四人又投了120万元,流转216亩荒山和林地,种下2万窖天麻。为了掌握技术,他一次次前往宁陕学习,并邀请技术员来现场指导。终于,他熟练掌握了育苗、移栽、管护、收挖、储藏、保鲜、加工等全套技术。今冬,首次开挖就收获了2.7万斤,预计收入达40万元,明年开春还可以再挖2万多斤。
杨贵平富了,但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党员,是家朳村的党支部书记。天麻丰收后,杨贵平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扶持特困户和困难党员学种天麻,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杨贵平第一批先选了13户特困户和困难党员,免费提供菌种、麻种和技术指导,教他们学种天麻,而这些特困户和困难党员只需要出育种木棒和劳力。第二年的收入双方对半分,第三年的收入全归农户所有。
构朳镇镇长晏晓斌说:“我们白河历来有‘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三苦精神传统,杨贵平致富不忘乡亲,帮扶带动更多的人共同致富,这是对我们三苦精神一种新的诠释。”
新闻推荐
记者王晓阳通讯员唐明朱丹丹1月13日一大早,宁陕县医院眼科诊室前就聚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69岁的江口镇竹山村村民颜昌安早早地便在候诊室等着复查眼睛。“今天,西电集团医院眼科李主任要来给我复...
宁陕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陕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