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艳 实习生 韩丹
仅用香菇、豆腐、土鸡、土豆4种主食材能做出什么美味佳肴呢?5月20日,在宁陕地方特色美食大赛上,来自全县12个乡镇的50名农家乐“小老板”,用灵巧的双手、绝妙的创意,烹出了50道带着山野清香的“宁陕味道”。
“实施***,要有产业做支撑。目前,我们依托当地特色重点发展香菇、土鸡等种养殖业。而农家乐正好可以将游客需求和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据宁陕县文广旅游局副局长付国涛介绍,现在,每年来宁陕的游客有300多万人。
在豆腐类食材的比拼中,陈小艺制作的是简单、质朴的“响堂崩山豆腐”。豆腐切片过水摆盘,四周放上黄澄澄的小米锅巴,然后,浇上用花生、大蒜、辣椒、芝麻、榨菜调制的酱汁,仅仅五六分钟,一盘“白玉”就端上来。据他说,他家每年接待游客五六千人,其中这盘菜大受欢迎,豆腐就是自己磨的。
55岁的张继贵来自皇冠镇。过去,他在家种着七八亩山地,根本挣不下钱。自从2012年开办了农家乐,就有了活钱。当天,张继贵做的是“竹香土鸡”,竹笋取自于山上,而土鸡也是就地取材。因为有了扶贫项目,现在村里许多人家都养土鸡。用这两样“新鲜食材”,他就炖出了一罐清香四溢的鸡汤。张继贵说,一年开上三个月的农家乐,就能挣三万多块钱呢!
已多次来宁陕的中国烹饪大师郑新民表示,用这样的山野食材来PK,可以将当地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参赛作品都具有很高质量,有些菜品都可以参加国际大赛。
除了专家评委,还有8位大众评委,刘娜就是其中一员。去年7月,她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一来到宁陕,就感觉到了山里人的淳朴,还有惬意的生活氛围。刘娜说:“这里的‘烹饪大亨们\’时时想着创新菜式,处处讲求推出精品,看,今天的菜品‘颜值\’又高又可口!”
土豆糍粑加浆水菜,用茶碗盛上,放进木制茶盘,旁边还装饰着一枝遒劲的崖柏,极具文化气息。在宁陕“业界”小有名气的王鹏说:“崖柏长在秦岭悬崖,条件恶劣,但是顽强生长,体现了我们山里人的精神。现在,我想从秦岭向热带雨林进军,在西双版纳也开一个宁陕菜馆。”
近年来,宁陕县先后免费培训农家乐餐饮从业人员1500余人次,成功举办了多届美食烹饪大赛,让“宁陕味道”的名声走出去,吸引更多游客,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助力脱贫攻坚。
新闻推荐
刘小燕在宁陕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措施办法扎实稳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本报讯(记者侯燕妮)6月28日,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小燕到宁陕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并主持召开碰头会,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她强调,要针对中办调研组赴宁陕调研扶贫工作时反馈的问题,精准识别、精准帮...
宁陕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陕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