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 旬阳新闻 镇坪新闻 平利新闻 岚皋新闻 紫阳新闻 宁陕新闻 石泉新闻 汉阴新闻 白河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安康市 > 旬阳新闻 > 正文

上接一版危居特困群众不出钱目标最大程度减轻了搬迁群

来源:安康日报 2016-01-06 23:54   https://www.yybnet.net/

(上接一版)危居、特困群众“不出钱”目标,最大程度减轻了搬迁群众负担,保障了群众权益。

“十二五”期间,旬阳搬迁安置1.74万户5.66万人,建设集中安置项目159个,集中安置1.47万户,其中进城入镇安置1.02万户,城镇安置率达61%。全县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33.6%提升到2015年的41.88%。

加速工业化,把移民搬迁做成“就业工程”

在甘溪镇滨湖移民小区,见到了搬迁户孟雁,因为老家在桐木镇狮关沟,地处深山,交通不便,走出大山,是他这一生的希望。可是,种种顾虑也让他左右摇摆。

一是到集镇依靠什么生活?二是不习惯城市生活怎么过?三是农村的集体财产怎么解决?

孟雁搬到甘溪滨湖小区生活了近两年,一切顺风顺水,户口也迁到了甘溪镇河沿社区,很快融入了城镇居民的管理,适应了生活,而且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自己开了一个摩托车修理厂,日子过的有滋有味。而仅仅一个甘溪滨湖移民小区,像孟雁这样的自主创业者就有62户,其中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有25户。他们很快实现了从“山民到村民、再到市民”的过渡。

如何确保搬迁群众收入有增长、生活水平不降低、安心生活有保障?旬阳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

让搬迁户的就业弥补企业的劳动力不足。在城区,白柳和吕河工业园区产值过百亿,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旬阳把避灾扶贫搬迁与工业园区建设有效衔接,与园区企业签订搬迁户就业协议,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就业。很好的解决了城北5000户移民新区和吕河5000户移民新区的就业问题。

在集镇,主要与“农业园区”紧密结合。把移民搬迁安置点作为现代农业园区的配套服务工程,在仙河镇生态农业园、平定河生态农业园、双河生态农业园、红军红色旅游观光园等园区分别建设50户以上的集中安置点。园区与移民、就业与用工实现“双赢”。

新的移民小区就会因为人流、物流带动商流。旬阳县引导搬迁群众自主创业,在县城和集镇的安置项目中,规划预留经营性用房、用地,让搬迁户从事公共服务、餐饮、加工、运输等行业,为搬迁户创业增收提供政策扶持和硬件支撑。

五年来,在县城“一区两园”中安置2813户、35个现代农业园区安置1640户、统规统建安置小区商业用房面积4530平方米,6700多户实现自主创业。

创新社会管理,把移民搬迁做成“民心工程”

在四海逸家移民安置小区,王西平拿出自己的房产证向我们炫耀:“没想到我们搬迁户也有房产证,而且银行还能贷款,这房子就是我私有财产,没什么担忧的了。”

和王西平一样,搬迁户有太多的担忧:搬迁户财产如何保障?既为“扶贫”搬迁,移民区是不是就是低标准?怎么搬?搬迁户能不能说了算?移民小区的服务能否跟上,新的社区管理会不会给政府增加负担?

旬阳探索完善了“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市场运作、有证安置”的模式,形成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

采访中发现,旬阳的移民搬迁的原则只有一个,就是通过政府宏观管理实现有序搬迁、让“群众少出钱或不出钱”实现搬迁。

政府主导的市场运作,就可以把政府管不了和管不好的事情交给市场,既可降低政府投资风险,又能激活社会力量共同推进搬迁工作。

按照“诚实守信、企业自愿、微利运转、让利于民”的原则,选择企业参与避灾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服从政府对该项工程的宏观管理。坚持“社区服务+物业服务”的路子,将移民搬迁安置小区全部纳入城乡社区统一管理,实现社区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防止移民小区变成了“三不管”。 “十二五”期间,旬阳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其中财政投资10.9亿元,撬动社会资金24.1亿元。

在搬迁过程中,群众是主体:往哪儿搬?何时搬?或进城入镇,或就近重建,农户自己定。或单体安置,或单元安置,农户说了算。在政策宣传下,群众自然选择最适合自身居住的地方,或单体、或单元,或产业、或就业、或创业、或种植、或养殖、或劳务。

探索“有证安置”,增加群众资产性收入。“有证”以后,让搬迁户拿到合法手续,吃下“定心丸”,可以让每户增加资产性收入20万元左右,而且还可以进行质押贷款,为搬迁群众就业创业兴业提供资金保障。

“外来户”如何融入新区?在搬迁户管理上,旬阳县按照“社区管理房和人、原籍管理地和林”的基本原则创新户籍管理,做好日常管理服务。

据介绍,移民搬迁后的户籍,根据群众意愿可保留原籍,也可迁至新址。对不愿迁移户籍的移民,实行‘两证\’制度,即原地户籍保留,在迁入地办理居住证,享受同等社区公共服务,为他们在新区的文化融合、社会接纳创造条件;对在城镇、中心村安置的群众,将其全面纳入迁入地管理,统一提供教育培训、信息咨询、文体休闲、证件代办、矛盾调处等各项管理服务,让搬迁群众住得安心、过得舒心。

从土坯房搬到了楼房,从村民变成了市民,从务农到务工,从地质灾害频发的偏远区,搬到了水、电、路、通讯、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善,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便捷的新型社区,旬阳数万移民搬出了穷窝、移进了幸福家园。

新闻推荐

郭青徐启方等市领导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活动

本报讯(记者魏涛郭飒)在农历猴年春节来临之际,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青,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启方等市领导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活动,送去新春祝福和节日问候。2月4日下午,郭青先后来到吉河镇龙潭村...

旬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旬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家有“绿本本”2016-01-18 23:51
猜你喜欢:
评论:(上接一版危居特困群众不出钱目标最大程度减轻了搬迁群)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