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石喻涵)不久前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放了电视剧《小镇大法官》,讲述了以荷塘法庭庭长王德忠(林永健饰)为代表的基层法官们的工作、生活故事。对于这样一部有着轻喜剧色彩的法治电视剧,不少观众觉得新鲜、有趣。而对于旬阳县人民法院赵湾人民法庭庭长骆云桥来说:“戏里演的就是自己的身边事。”
骆云桥,个高壮实,一脸的憨厚,举手投足间有一种百姓式的质朴亲和,似乎和高高在上的法官有些出入。不过,他却入选为“全国最美基层法官”。美在何处?昨天,记者电话采访了他。
骆云桥所就职的赵湾法庭,地处陕南秦岭与大巴山区腹地的旬阳县西北角,山高沟深,社情复杂,辖区9.3万多人口,素有旬阳北大门之称,属矛盾纠纷的高发区域。“法庭虽不大,但是形形色色的案件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离婚、迁坟、老人赡养、争夺孩子抚养权……这些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民事诉讼,牵扯出的却是人民群众最切身的利益,办理起来难度也不小。”骆云桥感慨。
在骆云桥的众多荣誉中,对于法官来说,“全国办案标兵”恐怕分量最重,这与他审理的一起农民工劳务纠纷案不无关系。回忆当时的场景,骆云桥笑着说:“十几年的审判实践告诉自己,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需,就是我对审判工作的最大体会。”话虽轻松,但是当一位法官被近百位怒气冲冲的农民工包围时,场面恐怕还是紧张的。
2012年8月,法庭受理承办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案件涉及百余名西康铁路二线修理农民工的工资给付问题。因为建设方与工程队存在纠纷,50万元农民工工资一拖再拖,一直未落实。数百名工人集结在一起阻碍施工。该公司递上一纸诉状,请求法庭做主。立案后,骆云桥带领全体干警赶赴现场试图调解。没成想,工人一窝蜂拥向法庭,部分工人甚至以死相逼,给法庭施压。
案件受理后,骆云桥和建设方代表一起赶到现场,被在场的农民工团团围住。为避免群体性事件发生,他以案说法,稳定情绪,并和建设方代表立即协商决定,先付农民工工资,再说其他事情。由于建设方的50万元资金缺口短期无法到账,骆云桥答应兑付的日期日益临近,他自己向亲朋好友张口,凑够了50万元。
兑付工资的日子,法院的院子挤满了人,每个农民工都如愿拿到自己的工钱。骆云桥给记者大致算了一笔账,近些年,赵湾法庭帮助农民工讨要的工钱有1200多万元,其中最大的一笔就有500多万元。
“两学一做”进行时
旬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旬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