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 旬阳新闻 镇坪新闻 平利新闻 岚皋新闻 紫阳新闻 宁陕新闻 石泉新闻 汉阴新闻 白河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安康市 > 旬阳新闻 > 正文

蜀河:千年古镇再续“传奇” ——全市“两镇”建设系列报道之五

来源:安康日报 2016-09-28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全市“两镇”建设系列报道之五

旬阳县蜀河镇,北依秦岭,南傍巴山,携汉江临蜀河,素有“小汉口”美誉,是“上溯兴汉,下达襄樊,北通商洛。骡马驮运,估客云集”的古代官道要冲,“八大商号”“六十九家商铺”盛极一时,自西周以来曾历设“2郡6县1个巡检司”建制,是汉水文化的典型代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交通格局的改变,水上运输逐渐被公路运输替代,蜀河镇因交通制约而发展滞后,至今全镇22个村3850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656户7850人。但古道道石凹陷的痕迹,依山而建的灰屋瓦舍,木板装制成的铺面及山墙彩绘和雕塑,彰显着往日的繁华。如何再现昔日辉煌?

2013年,省政府在全省遴选了31个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加快历史古建民居的保护修缮,塑造特色风貌,发展文化旅游。蜀河镇以此为发展机遇,先后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特色景观名镇”等国字号队列,千年古镇演绎出山乡巨变。

“一开始真不相信, 300平方米的临街茶楼租金五年可收到100多万元。”自今年4月茶楼装修运营以来,多位外来客商向古镇茶楼经营户李俊的临街民居“报价租用”。

2010年古镇居民李俊以15万元的价格买下古街一座300多平方米的民居。“当时买下来的时候很破,根本住不了人。”买下后,先后投资80多万元以明清风格进行修缮后用于茶楼经营。口袋鼓涨了,精气神足了,李俊高兴地说:“等景区恢复开放后,茶楼每月营业额可达到几万元。” 能发这种“财”的,李俊只是其中之一。

“杨泗庙正是码头文化的集中体现,独特的码头文化使得小镇商业繁华,贸易发达”,问及古镇特色旬阳县住建局局长牛全鸿给予了概述。城镇风貌、街道观瞻、建筑风格,由政府按照《蜀河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蜀河新区一河两岸修建性详细规划》、《蜀河古镇历史街区古建修复维修设计》统一制定,聘请专业团队施工,指派专业人员实地指导,邀请省市专家定期“把脉”,正是对“码头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石板街、石板墙是基本风貌,码头文化、船帮文化是最好基底。著名作家陈长吟赞誉,“蜀河镇是现今汉水流域唯一的存留较好的明清建筑群,是汉水文化的标本”。(下转二版)

记者 于延琴实习生 刘芳 通讯员  张鹏  袁晓强

新闻推荐

旬阳政协 献策医卫体制改革

本报讯(通讯员罗全军)近日,旬阳县政协组织部分界别委员,先后深入关口、蜀河等中心卫生院和连桥村等卫生室,对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进行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旬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旬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蜀河:千年古镇再续“传奇” ——全市“两镇”建设系列报道之五)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