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胡亚斌
巍巍秦巴,迤逦汉江,良好生态下的安康由于历史原因,迄今还有1003个贫困村、58.17万贫困人口亟需扶持脱贫。面对这部分“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群众和贫困量大面广、脱贫难度大的现状,中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投入犹显不足,动员和整合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成为必然选择。为此,安康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帮扶、社会参与的理念,积极探索,创新机制,整合社会各类扶贫资源,弥补投入不足“短板”,走出了多元化社会扶贫新路子,加速了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程,促进了美丽富裕新安康建设。
谋划:“三驾马车”齐发力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是五个帮联安康脱贫攻坚的中央单位之一,2015年该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刘满堂被组织任命为安康市旬阳县李家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以后,他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针对当地工业化和城镇化条件不足问题,借助中核集团公司资源实施劳务扶贫和教育扶贫,为旬阳免学费培养学生140多名并帮助就业,为李家台村22名贫困大学生捐款十多万元。
中、省、市部门联县包村扶贫只是安康市社会扶贫“三驾马车”之一。近年来,为切实做好社会扶贫工作,通过开拓思路、深入调研、广泛发动,制定印发了《安康市推进社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推进社会扶贫力量参与***的实施意见》及《安康市万企帮万村行动实施方案》、《安康市干部驻村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管理办法(试行)》等指导性、操作性文件,逐步建立了部门定点包抓、企业结对帮扶、社会团体参与扶贫三大社会扶贫载体,成为整合社会各界扶贫资源的“三驾马车”,使社会扶贫不再是一团散沙和一句口号,提升了全市社会扶贫工作成效。
推进:“四项机制”添活力
旬阳县仙河镇创业人士赵永明号召仙河务工人员为身患白血病的学生汪朝安捐款100余万元,并在旬阳中学资助6名困难学生,并帮助其完成大学学业,像赵永明这样回馈家乡开展扶贫帮困的爱心人士还有很多。
为拓宽社会扶贫渠道,安康市建立了社会扶贫帮需机制,由扶贫部门采集贫困群众信息在扶贫网站平台发布,让社会各界人士了解贫困对象情况,促使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有效解决一方面困难群众得不到援助,一方面爱心人士找不到合适帮扶对象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宣传引导机制,通过树立社会扶贫典型,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实行企业扶贫政策优惠机制,认真落实中省关于企业扶贫捐赠税前扣除有关政策,调动和保护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积极性;通过建立表彰评选机制,每年表彰一批社会扶贫先进单位、个人,给予荣誉激励,引导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形成良好的社会扶贫氛围。
(下转四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魏涛)10月19日至20日,全省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现场会在安康市旬阳县召开,对移风易俗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推动该项工作深入开展,为全国创造出实践性经验。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斌,市委常委...
旬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旬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