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无闲草,遍地皆灵药”,地处秦巴腹地的旬阳自古以来就是天然的中药材宝库,有记载的野生中药材大约有112科、近500种,在产业精准脱贫攻坚战中,该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推广人工仿生态种植,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农民脱贫增收的一剂“良药”。
群众:今年种的药材,我不全卖……
刚立秋,太阳依然毒辣,在前往桐木镇涌泉村途中却时不时凉风习习,同行村干部介绍说,这里山大、植被好,早晚凉爽,非常适合中药材生长。
跨过清冽的溪流,贫困户许显平家的房子依山而建,据主人介绍,门前菜地里一丛丛茎叶肥厚的,是名为生地的中药材。房屋右侧地里,天南星在玉米的遮阴庇护下长势正旺,问及今年的收入,许显平憨笑着岔开话题,“天南星和生地一共种了4亩,自己投资了3000多元,今年能收回成本,但我舍不得都卖了,还要留些种子。”
沿通村路、通组路前行,房前屋后、树丛中、玉米地里,不仅有天南星、生地、玄参,还有党参、白术、桔梗,遇见的村民也几乎都是一样的说辞:一亩地能收入2000元以上,今年卖一点补贴家用,多留点当做种子。
合作社:明年,我们的规模要翻番……
通村路尽头,“聚信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药材种植基地”的牌子迎面而来,牌子后层层梯地里绿茵茵的,是今年新种植的党参,几位老农正蹲在垄沟,轻手轻脚地拔除幼苗间的杂草。
据包联涌泉村精准脱贫工作队队长汪大学介绍,这个村共有258户、944人,耕地面积1670亩,其中贫困户109户、388人。今年,该村在新森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帮助和指导下,成立了聚信合作社,合作社租赁60亩土地带头种植,并为农户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产品销售,带动全村57户发展中药材176亩,其中贫困户41户,预计总产值可达100万元以上。明年,该村将继续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计划种植天麻1万穴,党参、桔梗等中药材300亩以上,不仅争取提前脱贫,还要把中药材培育为涌泉村农民持续增收的主导产业。
中药材产业为媒,合作社与农户携手共赢,像这样的例子在旬阳县还有很多,仅登记在册的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就达22家,社员5500户。
企业:技术和销售,我们负责!
“新森林三个白芨育苗点的苗子大比拼,想种植的要哪里的取哪里。”“新森林农业园区的牡丹籽丰收了,有要销售的没,一起卖。”新森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吴群军的微信每天都在刷屏。
作为全县中药材产业的领军人物, 吴群军多年来始终致力于打造陕南中药材第一产业园目标,旗下的新森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太极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国率先攻克了濒危中药材白芨的有性繁殖技术,建成的新森林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被列为国家濒危中药材白芨快速繁育基地,拐枣深加工科研成果及技术应用领先全国,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带动农户发展中药材5000多亩。仅今年,公司免费或低于市场价向贫困户提供种苗价值就达50余万元,新发展桐木、小河、麻坪等镇中药材种植户500多户、1000余亩。为了解除农户的后顾之忧,吴群军表示:“只要大家的中药材保证质量,种多少,我负责回收多少!”。
靠山吃山,顺应中药材市场发展,集观赏、花茶、药用于一身的油用牡丹也在该县迅速兴起,陕西瑞康油用牡丹产业有限公司在吕河镇建成陕南第一家油用牡丹花茶加工厂,甘溪益群、赵湾卓远、构元群旺等现代农业园区纷纷将油用牡丹作为主导产业,走“企业+园区+基地+农户”发展之路,助推全县油用牡丹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
新机遇、新方向:中药材产业发展也要精细化
据《旬阳县志》记载, 1985年旬阳县药材公司经营收购地产中药材就达215个品种。近年来,在政府和企业的引导下,广大农民对中药材的态度逐渐由采挖野生资源转变为规模化种植。
“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在实施精准脱贫战略中,农林科技局、龙头企业因势利导,全县中药材种植在品种选择上以市场为导向,在区域布局上根据海拔高度和土壤性质灵活安排,人工种植仅草本中药材就达63种、1.2万亩,范围涉及21个镇200多个村,中药材已经成为广大农民摆脱贫困的一剂“良药”。
为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经济效益,该县将实施生物医药产业精细化发展作为“十三五”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计划以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区为抓手,继续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快中药材规模拓展;以秦巴中医药产业园、生物医药制造等9个项目为抓手,建设中药材饮片、中药材提取物等现代生物医药产品生产线,致力于打造秦巴中医药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
记者 张俊 通讯员 彭红梅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潘定安李孝华)月日,寒冷的天气并没有阻止住爱心企业对贫困群体的牵挂,旬阳县扶贫局与安康巴山雪饮食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协议,约定从年1月1日起至年月日,每卖一瓶水,捐出一分钱,作为爱心扶贫专...
旬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旬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