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 旬阳新闻 镇坪新闻 平利新闻 岚皋新闻 紫阳新闻 宁陕新闻 石泉新闻 汉阴新闻 白河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安康市 > 旬阳新闻 > 正文

扶起群众“精气神” ——市工商局帮扶旬阳县蜀河镇大东沟村脱贫纪实

来源:安康日报 2017-01-16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市工商局帮扶旬阳县蜀河镇大东沟村脱贫纪实

记者 周健

三年前,旬阳县蜀河镇大东沟村被确定为市工商局的***帮扶村。之后三年里,近三个小时的车程,他们已记不清往返过多少次。元旦前夕,当他们再次踏进大东沟村时,再也找不到最初时的贫困影像,村民们脸上时不时溢出的发家致富奔小康的信心,让他们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年,该村正式脱贫。

基础先动,让村子变起来

大东沟村在蜀河镇南部,东与渡口村连接,西与白河县仓上镇毗邻,南接祝家村,北与沙沟村接壤,辖9个村民小组户人,通过建档立卡确认贫困户户人,是全市计划年脱贫村之一。

年,该村被确定为市工商局的***帮扶村后,便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年富力强的驻村扶贫工作队负责驻村扶贫日常工作。并制定《安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贫困村帮扶工作三年规划》等,对全村户贫困户逐户结对帮扶,力争让他们脱贫达标并有发家致富的信心。

要想改变村上的贫困面貌,首先得从基础设施入手。刚入村时,他们见大沟村的公路是一条土路,每逢下雨就泥泞不堪,这条路不仅连接着附近的三四个村子多户人家,还和白河县西营镇的高速公路入口不远,是该村通向外界主通道。于是,他们就从局里的经费中节约出万元,牵头组织外出务工人员、村民集资万元,并争取项目资金万元,对6.7公里通村主干道、5条.公里通组路进行拓宽、硬化,不仅打通了从蜀河到西营的公路对接,还让村里的交通变得四通八达起来。

随后利用国家扶贫政策,先后争取项目投资万元,在5组贺家堡修建移动信号塔1座,使移动信号实现了全覆盖;投入资金2万元,协调项目资金万元,建设安全饮水工程2处,解决全村4个组余户群众饮水难问题;争取农电网改造项目资金万元,对1到5组的低压线路和米高压线路进行改造,解决了群众的用电问题。为了让贫困户有房住、住安全房,他们在国家扶贫移民搬迁政策的补偿基础上,又筹措资金.8万元、争取扶贫资金万元,对危房改造贫困户按照标准给予元、元或元的资金补助,有效改变了贫困户们的居住条件等。

产业帮扶,让群众富起来

***要建长效机制,必须大力扶持产业发展。在扶贫工作开始之初,他们就把产业***作为贫困户稳定增收长效机制的关键来抓,力争帮助贫困群众建立“造血”机能。

三年来,在市工商局的帮扶下,先后建立了2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以“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方式,带动余户贫困户走上脱贫之路。在产业发展中,全村种植核桃亩、油牡丹亩、拐枣亩、黄姜亩、魔芋亩、烤烟亩及养牛头、羊只、猪头、鸡只,确保每个贫困户至少参与1个增收项目。同时,他们还支持村里能人先后组织外出务工多人,创劳务收入余万元,使全村人均收入由年的元提高到了近万元。

与此同时,积极引导当地外出务工能人,为他们返乡创造有利条件,继而带动贫困户脱贫。年,该局帮助柯先军注册成立裕升(康阳)特色畜牧养殖公司和帮扶杨学武注册成立蓝翱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后,利用这两家企业主要从事野猪、野鸡驯化养殖和山羊养殖的特点,发动贫困户从事养殖业。仅蓝翱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年成立后,就带动户贫困户养殖山羊只,销售收入近百万元。针对部分贫困户缺少起步资金的实际情况,他们又给户自身条件差的贫困户送去多只鸡苗,帮助他们发展林下养鸡,实现了“造血”式脱贫的目标。

教育引导,让人精神起来

杨学武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一直在外打工,想回乡创业,他的父亲也是当地的能人,长期做着山羊的买卖生意。年春节后,扶贫工作队了解到,村上的大多数贫困户都有养殖山羊的经验,但却缺乏销路,难以卖上好价钱。在得知杨学武及其父亲的情况下,便主动和他们联系,希望他们能成立一家专门从事山羊养殖、销售的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养羊产业。在开始时,他们却有很大的顾虑,扶贫工作队便多次反复给他做工作,帮助他们注册成立了蓝翱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他们自己不仅是养殖山羊的大户,还以“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与户贫困户签订了养殖、技术指导、销售协议,养殖山羊只,使合作社的效益和贫困户们养殖山羊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

面对贫困户种养技术不足,知识匮乏的情况,市工商局先后组织村组干部、养殖大户、致富能手到安康阳晨牧业有限公司、月河农业示范园、杨凌开发示范区参观学习富硒核桃种植和畜牧养殖技术,邀请了畜牧专家进村对多位村民全方位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并协调资金2万元帮助蜀河镇沙沟小学新建图书馆1所,捐赠藏书册,既帮助贫困户解决种、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也开拓了贫困户的视野,增长见识,树立了全面脱贫、继而致富的信心。

新闻推荐

母子外出迷路 民警热心救助

本报讯(通讯员李步余吴莎)旬阳县蜀河镇岁的苏某,尽管已是耄耋之年,但她推着腿部有伤坐着轮椅的儿子,从早上6时分出门,在外“透气”3公里后迷路了,恰遇旬阳县交警伸手救助,才得以重返医院。月日时许,旬阳...

旬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旬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从“管”到“理”2016-12-16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扶起群众“精气神” ——市工商局帮扶旬阳县蜀河镇大东沟村脱贫纪实)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