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GDP占全市比重提高到20%,工业增加值占全市25%,财政收入占全市30%以上,县域经济综合排名进入全省前20位。”2015年8月,从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支持旬阳率先发展的意见》中,旬阳县读到了上级政府热切关怀的力量感,也感受到了率先发展的紧迫感。
有质量和速度的发展是最好的回应。随着省级高新区的成功创建,工业强县的旬阳路径有了新的内涵和支撑。县长陈红星也格外看好这张“金名片”, “要努力把高新区作为旬阳重振经济强县雄风、实现县改市的重要引擎,打造成为全县吸引投资的洼地、改革创新的高地、安居乐业的圣地。”
依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吃”法有了转变
从今年开始,安康不少县区的超市和零售店里新增了一种产地源自旬阳的矿泉水——巴山雪。这个2015年6月筹建,今年1月份投产的饮用水品牌,半年时间迅速在西安、上海、安康等地打开市场。
巴山雪是安康巴山雪饮食有限责任公司倾力打造的品牌,也是旬阳县生态工业集中区极具潜力和特色的品牌之一。公司运营部总经理秦向阳告诉记者,项目总投资5800万元,水源地为秦岭余脉的阳山北麓,年生产能力达20万吨,预计满负荷生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达1亿元。之所以这款山泉水能迅速占领市场,最大的优势在于秦巴山脉“青山绿水”。
和巴山雪一样,借势本土优势资源,开发加工绿色产品的,还有吕河工业园区的太极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2012年4月以前,公司原址是一家水泥生产企业,因为污染被关停后,靠种植药材起家的吴群军把厂子买过来开始利用本地的拐枣资源,生产拐枣功能饮料。公司主打的餐桌型、健康型、三高人群定制型三款拐枣果汁产品已全部上市,线上线下均设有营销中心,今年所有产品全部加工销售完预计可实现营业额1亿元。
和巴山雪一样,太极缘公司自觉将环保放在首位,确保产品终端绿色生态的同时,在企业内部也打造出一套绿色循环体系。“我们的拐枣汁用来做饮料,拐枣渣可做饲料,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供给园区灌溉,全部实现物尽其用。”公司负责人吴群军告诉记者,旬阳是国内乃至世界上拐枣最大的资源基地,公司正是看到了这一巨大的资源蕴藏,通过深加工提供拐枣产品附加值。
如今,旬阳将拐枣产业当做支柱产业发展,太极缘公司也成为全县唯一一家拐枣产品出口企业。从过去的鲜拐枣原材料出口到产品出口,旬阳拐枣实现了从“旬阳产”到“旬阳造”的资源深加工转变,期间承载着太多的科技创新。与此同时,拐枣的身价也由此发生了跃升,“曾经一家外企一斤鲜拐枣出价7元,我厂生产的拐枣功能果汁一瓶(265g)能卖到38元。”吴群军说,拐枣身价倍增的背后,是企业的每年300万元的技术开发投入。
旬阳高新区懂得循环发展,同样懂得整合资源,实现规模发展,打造生态可持续的循环链条。旬阳县祝尔慷富硒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琼这几年一直坚持做一件事,随着8月9日最后一类商标“水”注册完成,“祝尔慷”品牌下的40余类、2万余项商品已全部被她注册,仅此一项投入资金50多万元。她的投资换来了更大的市场价值,如今公司注册的“祝尔慷”品牌市值过千万。李琼坦言,之所以这样做是看中该品牌的市场潜力,这个过去家喻户晓的品牌,许多人都很有感情,她希望将这个商标嫁接到旬阳所有特色产品上,运用老品牌的名气,形成规模效应,打造完整的品牌(下转二版)
记者 刘云 吴昌勇 肖兵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世文李红玉记者杨世恩)近日,旬阳县检察院把对照检查作为整治规范司法行为专项工作的关键环节,在边学、边查、边改的基础上,真查细摆,注重实效,确保问题查全、查深、查准、查实、查透,为全...
旬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旬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