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徐以勤 李运佑)自去年9月底安康市建成反诈中心以来,通过整合通信、银行、公安部门资源,建立“公安、银行、通信” 三方合署办公,“封堵、冻结、打击”一体化运作机制,共阻止电信诈骗案件120起,避免群众经济损失580余万元,阻截、清理、封停非实名银行账户363个,查询、冻结银行账户378个,关停违法电话253部,拦截非法主叫号码127个,查处非实名电话375个,查询涉案电话1510个,止付涉案资金380万元。
适应形势,专案情报会商常态化。针对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市反诈中心科学判断、超前部署,建立专案情报会商制度。发案后,会同刑警支队、网络技术部门网安支队、县公安局刑侦部门负责人参与专案情报会商,形成常态化机制。在各警种、各部门配合协助下,先后破获“9·17”耿某被诈骗案、“10·4”向某被诈骗案、汉滨“11·28”诈骗案3起特大电信诈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为受害人挽回经济损失120万元。
紧急止付,捂住受骗群众的“钱袋子”。近期,安康市发生多起冒充建设银行短信平台“95533”向受害人发送诈骗链接的案件,受害人点开链接后,发现账户内存款已被转走。针对此类情况,反诈中心一方面立即指导建行派驻人员通过官方短信平台向该行客户发出短信预警,另一方面申请利用银联JASS系统查询商户信息和商户近期的交易明细,查出其所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及使用的POS机终端号,通过平台冻结账户。据统计,自中心运行以来,协助各县区公安局冻结、止付涉案银行卡号46个,涉案资金达300余万元。
多方联动,做好预警防范。市反诈中心在日常的电信诈骗案件梳理中,发现有诈骗分子制作假冒上海人民检察院的《冻结管制令》,附受害人的姓名、照片、身份证号码并加盖伪造的印章,称受害人涉嫌洗钱犯罪,要求将其财产转移到指定的“安全账户”。反诈中心充分利用全警作战平台资源优势获取受害人联系方式,电话告知受害人切勿上当受骗,对无法联系的受害人,及时与辖区派出所民警联系,阻止受害人汇款并上门劝说。截至目前,警银、警企协作共阻止电信诈骗案件120起,避免群众经济损失580余万元。
合成作战,破获电信诈骗案件。2016年10月4日,旬阳县居民向某被人以投资理财名义诈骗现金40余万元。案情重大,旬阳公安局专案组立即向市公安局汇报,请求指导协助。市反诈中心立即开展情报会商,从资金流、电信流入手,全力侦破案件。根据相关线索,反诈中心联合全警作战平台利用信息关联查询、人像比对等手段,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李某雄、郑某,一举破获“10·4”特大电信诈骗案件。
同时,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他们加大了宣传力度,先后通过印发、张贴《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利用广播、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六个一律、八个凡是”等知识广泛宣传,揭露电信网络诈骗伎俩。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夏旺平)为了确保春运期间全县道路交通安全,旬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按照大队的统一安排部署,严把客运车辆安全技术检验关。从1月3日开始,该所安排具有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资质的民警,对...
旬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旬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