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实施陕南绿色循环发展战略,要求安康保持高于全省的经济增速,打造陕西发展新的支撑极。安康市坚定绿色循环发展不动摇,把责任担当和落实贯穿始终,“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年均增长13.6%,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成为全省发展最快的市。经济运行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基础条件、城乡面貌显著改善,2015~2016年连续两年获得全省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2016年经济增长11.3%,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等六项经济指标居全省第一,实现“十三五”发展稳健开局。
招商引资为开放发展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安康市倡导“说了算、定了干”,坚持“循环发展·干字当头”,聚焦优势产业,推进结构调整。富硒食品、饮用水等生态友好型产业增势强劲,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清洁能源等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旅游、健康、养老等“幸福产业”蓬勃发展。县域工业集中区、“飞地经济”园区、现代农业园区稳健发展,承载和带动能力增强,安康国家高新区成为带动发展的重要引擎,旬阳工业集中区被批准为省级高新区。取得了一批增实力蓄势能的重要成果,办成了一批事关全局、惠及民生的大事实事。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民生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坚持开放发展,聚焦“长三角”、“珠三角”,“闯关东”“去西北”,加强与京津冀和南水北调沿线城市的经济、文化交流,积极寻求合作。把招商引资作为开放发展的重要抓手,招商到位资金年均增长30%。成功举办三次国际性商贸、文化交流活动,推动建立“南水北调”中线城市文化联盟,区域性群众性文化和体育赛事活动常年不断。全市各级各部门同心协力、奋勇争先,192项工作受到中省表彰(国家表彰62项),9项改革创新试点示范工作跻身国家和省级层面,9个县区先后获得全省县域经济“争先进位”奖。去年政府工作满意度调查安康市排名全省第三。
依托生态和富硒资源优势以工业的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今年,安康将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要求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不仅挂帅还要出征,组织精兵强将,精心抓好每个项目,突出精准招商、选资选商,把握好目标企业的发展态势、投资趋势,找准互惠共赢的结合点,推动招商引资新突破,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0亿元以上。
在产业融合方面,依托生态和富硒资源优势,以工业的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以富硒茶、魔芋、生猪、饮用水为重点,突出园区承载、产业联动、科技支撑和模式创新,加快农业与旅游、健康、文化、电商等关联产业融合,提升供给质量,使农业不仅有产品还有风景、体验、健康等更多卖点,构建多业态、多功能的现代农业体系,多层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强化全域全景理念,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突出规划引领,把旅游融入大生态、大健康、大扶贫发展布局,市级抓龙头品牌、县区抓精品景区、乡镇抓特色亮点,打造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典型。以特色城镇、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点,实施“全域增景”行动计划,赋予全民绿化新内涵。探索推进“三区两园”景区化,创新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培育市场主体,丰富旅游业态,带动现代服务业等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2017年西康高铁开工2018年安康新机场首飞
在推进重点项目上,围绕2017年西康高铁开工、2018年安康新机场首飞、2020年“县县通高速”和汉江主航道通航,突出重大交通项目,集中力量抓推进抓落实。力促年内开工西康高铁,政府任期内完成汉江梯级开发、汉江和月河综合治理、月河补水等项目,再建7座汉江大桥,基本建成环湖二级公路;今年重点推进平镇、安岚高速和安康机场、阳安二线、石宁高速以及国省干线改造等项目,力争年内开通西安至安康管内直快。加快实施一级物流节点、通用航空、汉江航运、集装箱货场等项目,积极推进西康高铁、安张衡铁路、桐旬高速连接线项目前期。加快建成综合交通枢纽,提升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新闻推荐
积雪压断树枝 30余农户家中断电 供电“硬汉”雪中抬电线杆送光明
本报讯(通讯员吴小慧冯波)2月21日早晨,旬阳吕河镇风劲、雪急、山陡、路滑,积雪的山野几乎没有了行人,但有一队供电抢修人员冒雪抬着电线杆,喊着号子,在山间的雪地和丛林里一步步向前挪动。“这面山比较...
旬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旬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