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华商报A07版刊发了沙场村驻村记者采写的《沙场村数百吨甜瓜愁销路》的报道后,全国各地客商打来电话,超过30家客商表示有订购意愿。
李先生是河南人,常年在上海做水果批发生意,他看了报道后表示,希望将沙场甜瓜销售到上海去。甘肃的齐先生打来电话说,他有成熟的销售渠道,愿意为沙场村民做些实事,“如果合适可以订购一些运到甘肃销售。”
更多打来电话的是西安、榆林等周边城市的客商和企业。西安雨润农产品全球采购有限公司的果品采购负责人杨先生来电表示可帮助收购,通过公司的渠道销售。沙场村500余棚甜瓜近期将上市,预计产量可达700余吨。华商报记者驻村调研***,发现种瓜村民目前还存在销售难的问题。华商报希望借助媒体力量帮助村民解决困难,帮沙场甜瓜寻找销售渠道,有订购销售意愿的客商可拨打华商报热线029-88880000。华商报记者 张小刚
蹲点驻村:旬阳县城关镇李家台村
扫扶贫二维码帮扶过程全跟踪
5月25日上午,华商报记者在旬阳县李家台村村委会院子看到,该村90名贫困户的个人信息及照片被公示在榜上,每户的照片下方都有一个二维码。
记者用手机扫描贫困户王其国的二维码后,手机上出现了“旬阳县脱贫攻坚电子信息平台”字样,平台上既有家庭信息、贫困户属性、致贫原因,还有帮扶干部个人信息、帮扶措施等,一目了然。王其国的帮扶人村文书李富斌说,“扶贫二维码”就像一面镜子,帮扶干部去没去过贫困户家里,去了几次,做了哪些事,取得了哪些成效,上级领导、干部群众扫一扫就知道。“谁想弄虚作假、走过场,根本行不通。”
问及帮扶进展,李富斌称,2016年旬阳县委、县政府免费为王其国提供了3000株油用牡丹苗;旬阳县、城关镇合建的移民搬迁房去年底已建成,目前因未通水,尚未搬迁。“启用‘扶贫二维码\’后,帮扶干部不仅比原来下乡入户次数多了,帮扶也更重实效,确实帮困难户解决了实际问题。”谈起“扶贫二维码”带给群众的变化时,村民王峰如是评价。华商报记者 陈有谋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李步余王际东)连日来,在旬阳县东吕公路治超临时监测点,旬阳县农村公路管理局路政执法人员和吕河、神河交警中队民警们对超限超载的运输车辆进行联合突击执法检查。今年以来,该县交警大队...
旬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旬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