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 旬阳新闻 镇坪新闻 平利新闻 岚皋新闻 紫阳新闻 宁陕新闻 石泉新闻 汉阴新闻 白河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安康市 > 紫阳新闻 > 正文

红 苕 街

来源:汉江晨刊 2018-12-18 00:00   https://www.yybnet.net/

□ 周邦基

红苕街在今兴家仓与北马道间,呈东西走向,因街的西端有“麻园”(今红旗小学处),清道光年间,知安康县事的陈仅在此“麻园”为民示范栽种红苕而得名。现名“龙窝街兴家仓巷”不知出于何种考虑?

陈仅,字余山,浙江鄞县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知紫阳县事,十九年(1839)知安康县事,二十一年调离,三十年复任安康知县。任内颁布有《劝谕广种红薯晒丝备荒示》,并撰写有《劝民种薯备荒六十韵》。

红苕,本名甘薯,又名红薯。原产美洲,公元1492年,哥伦布航海时把它带回西班牙栽培,后又由西班牙引种到吕宋。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我国福建商人陈振龙不顾统治吕宋的西班牙当局的严密封锁,设法将其引进福州栽培。此后近二百年间,陈家先后七代人致力于红苕的种植与普及推广,直到乾隆五十一年(1786)才获得“恩准”,而当时红苕实际上已在我国南方不少地方不胫而走了。上海的徐光启、广东的林怀芝都为红苕的推广种植倾注了心血,作出过贡献。

红苕在安康市的推广始于紫阳,接下来便是在安康(今汉滨区),推广者便是陈仅。他以诗歌的形式撰写《劝民种薯备荒六十韵》,用以宣传种植红苕的好处。并颁布《劝谕广种红薯晒丝备荒示》晓之以理。尤其是他的“备荒”说,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末与六十年代初得到证实。“困难时期”饥饿难耐仅凭“勒紧裤带”不行,靠的就是以红苕作为主食来填饱肚子。也不知道能变成大米、细面的稻子和小麦都长到哪里去了,反正口粮的大部分供给是红苕。那时红苕的品种也很多,白心的“洋红苕”,顺手把泥一捋,放在嘴里就啃,脆生生、甜滋滋简直如甜地瓜;红心的“火红苕”,蒸熟后热腾腾,面乎乎似糖粟子。还有“大红袍”、“农林四号”等等,反正“早上蒸红苕,下午红苕蒸;晚上想吃点儿,再煮红苕片儿”的顺口溜很是流行。

吃红苕勿忘栽培红苕的人,“红苕街”大约就是要我们铭记红苕的引种和推广者。

(之二十五)

新闻推荐

安康公安:深度推进扫黑除恶

通讯员张少华吴友伦周瑞儒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强化政治站位,细化工作部署,硬化执行落实,坚持“一把手”高...

紫阳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美德少年赵紫希2018-12-06 11:49
评论:(红 苕 街)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