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 旬阳新闻 镇坪新闻 平利新闻 岚皋新闻 紫阳新闻 宁陕新闻 石泉新闻 汉阴新闻 白河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安康市 > 紫阳新闻 > 正文

身居深山,他靠养猪走出贫困

来源:经济特刊 2019-03-25 06:06   https://www.yybnet.net/

通讯员 唐波 卢思君

居住在海拔800米的高山、3间破烂的土坯房、一片贫瘠的土地、一条蜿蜒的小路,不走出几身汗,根本到不了他家。这是2年前,王小林家给大家的印象。现在的王小林,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又在集镇安置点订了新房,年均收入6万多元,去年底,还站在全县自强标兵领奖台上。

43岁的王小林是紫阳县毛坝镇温家坪村人,一家5口人,72岁的父亲在街上照看两个上中学的孩子,生活重担都落在他和妻子身上。曾经,王小林希望通过外出务工来改变贫困现状。可刚到煤矿上班不久,就遭遇一场事故,左眼受伤并落下残疾。2016年,王小林回家养伤,从此放弃了出门打工的念头。

在家养伤那段日子,王小林看到年迈的父亲、年幼的孩子和柔弱的妻子,想到一家人要吃、要喝、要生活,焦急万分。

镇村干部得知王小林的情况后,三番五次上门安慰、鼓励,耐心细致给他宣传各项扶贫政策,包联干部谢垂安帮他制定脱贫措施:“靠山吃山,现在本地猪肉好卖得很,你家土地多,玉米、土豆又变不成现钱,干脆就在家养猪吧!”第一书记陈龙新看王小林有顾虑,赶忙在一旁补充,“缺资金的话可以贷互助资金,缺技术镇村会组织技术培训。”消除了所有顾虑,王小林决定在家发展养猪产业。

收拾好猪圈、筹集好资金,王小林先买回7头猪仔。自此一边养猪,一边通过参加镇村组织的实用技术培训、远程教育、向专家请教等多种途径,学习母猪繁育养殖技术。

勤奋好学的王小林逐渐掌握了养猪基本技巧,也积累了足够实践经验,决定扩大养殖规模。王小林通过自繁自育方式,2017年出售肥猪收入8万余元,到2018年底,共存栏3头母猪、1头公猪和20头架子猪,出栏17头肥猪,收入近5万元。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去年4月,几头猪不怎么吃食,打针喂药都不见好转,急得王小林团团转。第一书记陈龙新听后,请来镇畜牧站和紫阳畜牧局专家对病猪进行诊治。专家告诉王小林,部分猪得了肺水肿,每天需对圈舍进行消毒,还须每天给猪打防疫针。当时,大大小小的猪有40多头,每天一轮防疫针打下来要2个多小时。王小林说,那段时间,他三天两头要到街上去买猪药,一买就是一大袋。也是从那时起,王小林养成“晚巡逻、早查岗”的习惯。经过一个多月防控,虽然有11头猪没医治好,所幸的是大部分猪没被感染,且都长得肥肥壮壮。

经历过这些挫折和磨练,王小林变得更加坚韧、自信、乐观。给猪接生、打针、进行简单病情诊治,对王小林来说,都是轻车熟路。现在,王小林的预防意识也更强了。去年,还专程跑到市上去买了两种防疫疫苗回来。

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王小林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去年,他新修了150平方米的猪圈,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为方便去附近农户家买土豆、玉米,他还买了辆三轮摩托车。当听说温家坪村采取“支部+X+贫困户”模式,成立两个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王小林立即又把15亩土地全部入股合作社,种成了花椒苗。

创业路上,王小林有苦,但更多的是乐。用他自己的话说:“有国家的好政策,有镇村作坚强后盾,自己再努力一点,好日子就在眼前。”

新闻推荐

母子三人被拐他乡 三十多年后终回家

被拐他乡三十余载的谢某某终于回到家乡紫阳光阴似箭,稀释不了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三十多年的离别,三十多年的期盼...

紫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紫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身居深山,他靠养猪走出贫困)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